减轻患者负担提升生活质量
在吉林省长春市,一项致力于改善晚期癌症患者和失能人员生活质量的医保政策正在带来深远影响。通过降低参保职工住院起付线、拓宽门诊慢性病保障范围等举措,长春市在2021年为参保人员减轻了近一亿元的负担。目前,全市参保人数已稳定在836.7万人以上,参保率高达95%,实现了应保尽保的基本目标。
清晨7点,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三楼的病房内,一派生机。数排病床旁,血透机不停运转。39岁的王旭正躺在床上接受灌流治疗。这种透析的配手段帮助他降低了过高的甲状旁腺激素,使他能够更好地生活。
尿毒症患者每月至少需要一次灌流,但由于不在门诊治疗报销范围内,高昂的费用曾让王旭望而却步。长春市医保局的调研结果迅速转化为实际行动,将灌流和血滤纳入门诊特殊疾病项目,大大减轻了患者的负担。现在,王旭只需支付一百多元,就能完成一次灌流治疗。
长春市不仅关注患者的治疗费用问题,还积极推进重特大疾病低自付治疗政策。在定点医疗机构,参保患者每年只需支付一次定额费用,即可接受包括脑瘫、孤独症在内的29种疾病的规范性治疗。对于血友病、白血病等43种特殊疾病,长春市的门诊治疗费用也按照住院比例进行报销。仅恶性肿瘤辅助用药一项,每年就能为每位患者节省约2000元。长春市还实现了与27个省份的跨省门诊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让各地的患者都能享受到便捷的医保待遇。
对于失能人员,长春市建立了医疗照护保险制度。重度失能人员在定点照护机构每天不超过107元的前提下,可以享受高达90%的报销待遇。在此基础上,长春市医保局还推出了“暖流计划”,鼓励定点照护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目前,全市的定点照护机构已经增加到105家,能够为3.4万人提供专业的长短期照护服务。
对于晚期癌症患者,长春市则推出了舒缓疗护制度。医保局通过谈判与16家定点机构达成一致,从2021年1月1日开始实施新的定额结算和按床日付费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截至2021年底,已有累计2613名患者受益,医保基金支出达到了1434.35万元。为了更好地确定哪些患者适合接受舒缓疗护,长春市还借鉴了其他地区的经验,为患者制定了评分表,从多个维度进行评估。
长春市的创新实践不仅体现了医保制度的不断完善和进步,也展现了城市对民生福祉的高度重视和持续投入。这些举措无疑为晚期癌症患者和失能人员带来了希望之光,也为我们所有人构建了一个更加公正、和谐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