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IPO发行节奏与“关闸”传言的
近期,市场上关于IPO“关闸”的传言引发广泛关注。证监会的明确表态为大家带来了清晰的答案。他们明确表示,IPO并没有所谓的“关闸”情况,整个流程,包括受理、审核及注册工作都在正常推进。这种阶段性的收紧节奏,更多的是为了加强一二级市场之间的逆周期调节,确保市场承受能力与新股常态化发行之间的平衡。
对于上市公司再融资的问题,证监会也明确表示并未暂停。这充分展示了监管部门对于资本市场的稳健运营持有坚定的决心。
关于上市门槛是否提高的问题,证监会强调各板块的定位及上市条件并未发生变化。在注册制下,依然坚持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精简发行条件,保持多元包容的上市标准。近期有些企业选择撤回,主要是因为一些影响持续经营能力的问题,如控制权稳定性不足、业绩下滑等。
在支持科技企业融资方面,政策正在聚焦引导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集聚。科创板坚守“硬科技”的定位,特别支持六大行业关键核心技术的企业做优做强。正在推动制定资本市场服务科技自立自强行动方案,意图畅通“科技-产业-金融”的循环,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好的融资环境。
在发行审核的质量把控方面,证监会严防严查欺诈发行,对财务造假保持“零容忍”的高压态势。通过现场检查、多要素校验等方式,加快问题企业的清理,确保上市公司的质量。
面对未来的逆周期调节与长期监管方向,证监会表示,在2023年阶段性收紧IPO后,2024年将继续强化入口关的把控,优化新股定价机制,抑制超募等不合理现象。还将深化注册制改革,完善基础制度,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增强市场的内在稳定性。
证监会通过动态调节发行节奏、坚守注册制原则、强化审核监管以及支持科技创新等多方面的举措,持续推进资本市场的改革与高质量发展。这不仅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加稳健的投资环境,也为企业的融资和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