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结直肠癌的早期防治与筛查重要性
在刚过去的第29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里,结直肠癌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结直肠癌,作为全球第四大致命癌症,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王锡山教授近日在人民好医生客户端分享了关于结直肠癌防治的重要观点。
王教授强调,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有年轻化的趋势。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尤为关键。身体出现的某些异常迹象,如排便习惯的改变、便中带血或黏液等,可能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这些细微变化往往被人们忽视,等到症状明显时,很多患者已经发展到了中晚期。保持警惕,及时察觉身体变化,是预防结直肠癌的重要环节。
谈及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王教授特别指出,有肠道息肉、癌前疾病历史的人群属于高危群体。长期承受精神压力、工作压力的人群以及有家族史的人也容易受到影响。对于这部分人群来说,增强防癌意识,精准科普,精准筛查尤为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结直肠癌生长缓慢,早期并无典型症状,很容易被忽视。等到出现症状时,往往已经发展到了中晚期。王教授强调,早期筛查是预防结直肠癌的最佳方法。肠镜检查是诊断肠道疾病的金标准,应该得到更广泛的普及和应用。我国居民对于早期筛查的重视程度不高,肠镜、胃镜的普及率相对较低,这使得早期发现结直肠癌变得困难。我们需要更加关注身体状况,及时察觉异常并就医筛查。
在治疗方面,王教授表示,目前肠癌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式。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结合化疗、靶向治疗、生物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旨在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对于不同阶段的结直肠癌,治疗方法也会有所不同。早期结直肠癌可以通过内窥镜下切除,而进展期和晚期结直肠癌则需要更全面的治疗策略。
结直肠癌的早期防治与筛查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我们需要保持警惕,善于观察身体变化,及时察觉异常并就医筛查。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居民对早期筛查的重视程度,普及肠镜检查等有效手段,共同筑牢结直肠癌的防治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