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压作为一种老年人常见的疾病,已经引起了广大患者和医疗领域的高度重视。它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一旦老年人出现低血压的症状,我们必须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绝不能让低血压长期危害身体健康。
低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压力低于正常范围的状态。由于高血压在临床上常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而备受关注。虽然世界卫生组织对高血压的标准有明确规定,但对于低血压的诊断尚未有统一的标准。通常认为,成年人肢动脉血压低于90/60毫米汞柱即为低血压。
长期低血压会对身体功能造成极大的影响。患者的视力、听力会逐渐下降,记忆力减退,这些症状可能会诱发或加重老年性痴呆。头晕、昏厥和跌倒的风险大大增加,甚至可能导致骨折。患者还会经常出现乏力、精神疲惫、心情压抑和忧郁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据国外专家的研究,低血压还可能导致脑梗塞和心脏梗塞等严重疾病。对于病情严重的直立性低血压患者,每当变换体位时,血压会迅速下降,引发晕厥,甚至需要长期卧床。长期低血压还可能诱发心肌缺血等严重病症。
在此,微微健康网失眠网的小编提醒广大患者,如果出现频繁晕厥、健忘、思维迟钝等症状时,除了及时就医外,还可以采取一些防治措施。患者可以选择高钠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以帮助防治低血压。药物治疗也是重要的选择之一。
面对低血压这一健康威胁,我们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有及时采取措施,才能有效避免其对身体造成的进一步损害。让我们共同关注老年人的健康,远离低血压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