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这一源自晋代葛洪《抱朴子博喻》的古老智慧,以其深刻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一直为世人所传颂。它的完整形式“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更是以强烈的对比,突出了精神共鸣在人际关系中的决定性作用。当人们的志向和追求相契合时,即使相隔千山万水,也不会觉得遥远;而当人们的理念不合时,即便近在咫尺,也会感到心灵上的疏离。
这一思想,与儒家经典《论语》中的“道不同不相为谋”相呼应,但更多地强调了积极面对和寻求共鸣的重要性。在国际交流中,这句话更是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和更广泛的意义。在2013年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中,这句话被多次引用,用来阐释不同国家因为共同的目标而跨越地理阻隔,携手合作的精神。
如今,“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这一典故,仍然被广泛运用于国际交流、团队合作、廉政教育等场合。它提醒我们,无论身处何地,只要我们有着共同的追求和理念,就能够超越地域、文化和背景的差异,建立起深厚的人际关系。就像那句话所说,“Nothing, not even mountains and oceans, can separate people with shared goals and vision.”(英文)或者在日本语中表达为「志を同じくする者はたとえ山海を隔てていてもそれをいと思わない」。这种跨越文化和语言的智慧,体现了其历久弥新的价值。
从个人到国家,从团队到组织,我们都需要这种理解与包容,需要这种跨越差异的合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共同的目标和梦想,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