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事件起源于金鹿公务航空于2025年3月推出的一项独特服务伦敦至上海的公务包机航线。该航线采用高端的波音787公务机提供服务,座位仅有40个,票价从18万元起。传闻该航线开售后立即遭到抢购,座位迅速售罄。航空公司迅速澄清,该航班尚在报批阶段,仅是预售行为并未实际收取费用,"抢光"的说法并不准确。
关于票价高昂的原因,有几个重要因素。公务机的包机成本本身就非常高,波音787机型以其高端、私密和安全的特点,提供了灵活航线服务。当时欧洲疫情导致常规航班大幅减少,为了满足紧急回国需求,这种"拼机"新模式应运而生。市场炒作因素也不容忽视。据报道,疫情期间机票被黄牛层层加价,经济舱的票价甚至被炒至18万元,这无疑加剧了市场的不正常波动。
近期航空市场已经逐渐恢复正常,端午假期期间的经济舱均价约为600元(不含燃油),德国回国的往返机票最低只需480欧元起。与此前疫情期间的天价机票形成鲜明对比。值得注意的是,那些高达18万元的机票属于极端案例,主要出现在2020年至2022年国际航班熔断期间。如今,国际航线已经恢复到2019年的111%水平。
这一事件不仅反映了航空市场的波动和变化,也揭示了公众对于出行需求的多样性和特殊性。从高端公务机到经济型航班,从紧急回国需求到正常旅游出行,航空市场始终在变化中寻求平衡和发展。这也提醒我们,在航空市场恢复的过程中,要警惕市场炒作和不合理加价行为,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