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警惕!错误的喝汤方式伤身又惹病
汤,一直以来在中国人的饮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是日常餐桌还是节庆宴席,总少不了那一碗色香味俱佳的汤。喝汤,本是一种养生的好习惯,若陷入误区,不仅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还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些常见的喝汤误区,你有吗?
误区一:喝汤不吃渣
俗话说,“吃肉不如喝汤”,肉汤的鲜美往往让人们误以为肉的精华都融入了汤中。营养师的却告诉我们,肉汤的鲜美是因为含氮浸出物溶于水中,但大部分蛋白质仍留在肉里。只喝汤不吃肉,只是满足了口感,而大量的营养成分还是在肉中。长时间烧煮的汤,“渣”虽然口感可能不佳,但其中的肽类、氨基酸更利于人体消化吸收。除了只能吃流质的人以外,我们应提倡将汤与“渣”一起吃下去。
误区二:煲汤越久越好
在一些地区,人们有煲“老火汤”的习惯,认为汤煲得越久越够火候,营养也越好。“老火汤”往往一煲就几个小时。营养师的却表明,长时间的煲煮会破坏许多营养素。煲的时间越长,蛋白质变性越厉害,维生素被破坏得越多。老火汤其实只含有极少量的蛋白质溶出物、糖分和矿物质,只能说比白开水多一点点营养。煲汤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2小时以内为宜。对于鱼汤等细嫩食材,煲汤时间更宜短。若汤里要放人参等滋补药材,煲汤的最佳时间是40分钟。如果汤里要放蔬菜,最好等汤煲好以后随放随吃,以减少维生素损失。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喝汤误区需要警惕。例如,使用高温煎煮的方式煲汤,不仅会破坏食材中的营养成分,还可能产生有害物质。汤中添加过多的调料、长时间放置的汤等也需要注意。
喝汤养生,本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但若陷入误区,就可能适得其反。我们需要了解这些常见的误区,并学会正确煲汤、喝汤的方法。在享受美味的更要注重健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喝汤养生,让身体更加健康。
喝汤虽好,但需警惕误区。只有正确的方式,才能让我们在享受美味的真正达到养生的效果。希望每个人都能了解这些常识,避免误区,真正做到健康喝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