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食疗、预防与日常注意事项
糖尿病已成为我国居民健康的一大威胁,其背后的主要原因是膳食结构的不合理以及饮食行为的不当。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饮食治疗是重中之重。那么,如何通过饮食来预防糖尿病呢?我们又该如何对待这一病症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付萍的讲解。
对于网友关于血糖值的询问,付萍指出,血糖值为5.8(早晨空腹)和7.6(餐后两小时)已经非常接近正常值的上限,因此需要定期监测血糖,注意调整饮食和体重。
当身体出现哪些迹象表明可能患有糖尿病呢?付萍解答,最好的方式是检测餐后血糖,如果血糖值小于7.8为正常,介于7.8和11.1之间则表明糖耐量异常,大于11.1则很可能患有糖尿病。
面对糖尿病,食物能发挥怎样的作用呢?付萍明确表示,膳食并非药物,不能治疗糖尿病,但有些食物如蔬菜、粗粮、杂豆等,对糖尿病人来说,升高血糖的效果不明显。
网友关于含糖食物的疑问,付萍指出,发生低血糖时,最快的解决办法是摄入糖分,其他时候则应尽量减少糖的摄入。至于粥和米饭哪个更适合糖尿病人,付萍建议,粥易消化,但加入粗粮或杂豆可以降低血糖生成指数;而米饭作为主食,糖尿病人可以吃,但要注意控制量,每顿不宜超过2两。
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糖尿病患者,自己更需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多运动、保持正常体重、定期检查等。
对于网友空腹血糖达到16.1的情况,付萍明确表示,这无疑是糖尿病,且需要立即接受治疗。家中有糖尿病患者的人,平时应注意加强运动,适当控制食物总量,减少脂肪、肉和主食的摄入,增加蔬菜的摄入。
付萍强调,从膳食上预防糖尿病的主要原则是不过量进食、少油、多选择粗杂粮代替细粮。同时推荐一些有利于降低血糖的食物如苦瓜、芦笋、山药、香菇、木耳等。坚持运动、合理膳食、积极治疗和定期监测是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关键。
(专稿整理自99健康网,转载请注明出处。)由王清惠编辑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