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死亡个案报告分析(2021年)揭示了一系列引人深思的数据。在这一年里,全市共报告死亡个案222,378例,粗死亡率达到了711.77/10万,相较于上一年,这一数字下降了3.50%。
从死因构成来看,慢性病占据了主导地位,占比高达91.53%。其中,又以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比例最高,粗死亡率达到了惊人的306.17/10万。恶性肿瘤紧随其后,占比达到了24.88%,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则分别以12.67%和2.45%的占比位列第三和第四。这些数据无疑凸显了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重要性。
除了慢性病之外,其他主要死因还包括伤害(如事故、自杀等),占到了5.61%。感染性、母婴和营养缺乏病则占据了2.85%的死亡比例。这些数据也提醒我们,除了关注慢性病之外,还需要对其他类型的健康问题保持警惕。
性别差异在死亡数据中也表现得尤为明显。男性的粗死亡率达到了839.49/10万,明显高于女性的581.86/10万。这可能与不同性别在生活方式、工作环境、健康状况等方面的差异有关。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新冠疫情的数据也在此次报告中有所体现。在2021年,重庆市共报告了新冠确诊病例21例(本土8例、输入13例),没有因为新冠病毒感染导致的死亡个案。这无疑是对全市防疫工作的一个积极反馈。
人口背景数据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信息。重庆市的常住人口为3217.38万,老龄化问题持续加剧,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到了21.75%。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也为我们揭示了这座城市的人口发展趋势。
这份报告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和信息,不仅让我们了解了重庆市的死亡情况,也提醒我们预防疾病、关注健康的重要性。这些数据也为和相关机构在制定健康政策时提供了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