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自己真正所需的是什么,这在当今社交网络繁多的时代尤为重要。像Twitter、微博和facebook这样的社交平台,每一种都有其独特之处,应当明智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使用方式。
Twitter,它的设计犹如一股流动的信息之河。每一条信息都像流水般不断流过,不论是官方的消息还是朋友们的动态,新鲜内容总是源源不断。它不像GR那样将所有内容标记为未读,等待你去一一翻阅。流水虽甘,却一去不返。与其频繁地查看每一条动态,不如放松心情,享受这种流水的节奏。每天利用零碎的时间,轻松浏览一下Twitter,即可掌握资讯。
若担心错过他人的@提及或私信,一个简单的Chrome扩展就能解决,甚至可以在桌面进行提醒,无需时刻盯着手机或电脑。
而对于论坛、博客和知乎,则是知识的沉淀之地。以iPad为例,从传言到开发,再到发布、测试、漏洞、补丁,这一系列的过程可能需要一整年的时间。你完全可以选择不参与这些过程的讨论,等各大文章汇总出来后,再坐下来享受其成果。例如,初次发现知乎这个网站时,我并未立刻加入,而是在日历上做了三个月后的标记。等到那时,网站成熟,邀请易得,我再前来浏览。也许三个月后,知乎已经消逝,我也省下时间关心其他更有价值的网站。
QQ,这个拥有众多分组的社交平台,记录着我们的成长轨迹。从幼儿园到大学,所有的同学都在这上面保持联系。但即使如此,我仍倾向于使用facebook等SNS网站与老朋友保持联系。有人曾问我,不用QQ如何与同学保持联系?我的回答是:我不需要联系。那些曾经陪伴你、与你共度时光的人,他们已经在你生活的某个阶段离去。你的重心应当放在家人、伴侣和孩子身上。放手让他们走,不是遗忘,而是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那些真正值得你珍惜的人和事。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应当明智地选择自己的社交方式,关注真正对我们有价值的信息和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