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校训,不仅是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更是一所学校教风、学风、校风的集中展现,蕴含了大学文化精神的核心。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校训是面向社会的精神标志。今天我要为大家解读的是山东师范大学的校训。
山东师范大学的校训是“弘德明志,博学笃行”。
在这之中,“弘德”二字源于东晋常璩的《华阳国志》。其寓意以德立身,以德立国,强调为政以德,这是中国传统治国思想的核心所在。“弘德”也代表着学校师生追求崇高的道德境界,致力于培养德智双全的人才。
而“明志”则出自三国诸葛亮所著的《戒子训》,意味着人要表明志向,树立理想。这一理念鼓励师生们要有一个清晰的人生目标,不断追求进步和成长。
接下来是“博学笃行”,这四个字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源自儒家思想,代表着增进学业、修养人格的重要功夫。它鼓励师生们对学问进行深入的,彻底搞懂,慎重思考,明白辨别,并切实地实践。“博学”也代表着现代综合性大学应有的“博”的特点,兼容并包、百花争艳。
“笃行”强调的是为学的阶段,要将所学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做到“知行合一”。这意味着学校师生们不仅要学识渊博,还要踏实实践,坚持不懈。
山东师范大学,始建于1950年10月29日,位于历史文化名城济南。它是建国后山东省最早的本科高校之一,也是山东省重点建设的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02年的山东大学堂内设的师范馆。多年来,山东师范大学一直秉承“弘德明志,博学笃行”的校训精神,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山东师范大学的校训不仅体现了学校的教育理念和精神风貌,也激励着广大师生不断追求卓越,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学校的长远发展而努力奋斗。希望本文能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