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省疾控中心科研团队不懈努力的四年里,一项名为《疫苗时代麻疹发病高危人群免疫策略研究》的重大课题成功完成了。最近,这个研究成果通过了省级专家组的严格验收,获得了极高的评价。这是科研人员们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针对杭州地区人群特性,精心研究出的明确有效的麻疹免疫接种策略。
课题负责人许二萍表示,自从我国实施免疫规划以来,麻疹发病率已经大幅度下降。近年来在一些过去免疫规划工作做得很好的地区,也出现了麻疹的暴发点。麻疹的流行病学特点也在发生变化,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发病年龄分布出现了“两头大,中间小”的特征,而流动人口也成为了疫情防控的难点。
在这个背景下,许二萍和她的团队深入研究人群麻疹免疫水平以及麻疹疫苗免疫效果评价等数据,发现疫苗时代麻疹发病的高危人群主要是周岁内的婴儿,特别是那些还未接种麻疹疫苗的8月龄以下婴儿。托幼年龄以及成人麻疹的发病率也存在反弹的风险。他们还发现流动人口病例多于常住人口,并且两者的麻疹疫苗免疫史存在显著差异。加强流动人口的免疫规划工作,尤其是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是降低麻疹发病率的关键所在。处于生育高峰的20-30岁年龄组的育龄妇女的麻疹免疫水平也较低,需要特别警惕。
这项研究成果不仅为我们揭示了疫苗时代麻疹发病的新特点,还为制定更为精确的免疫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在麻疹防控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