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楼上月裴回

生活百科 2025-10-15 09:46生活百科www.xingbingw.cn

自古以来,文学作品中的月亮总与离愁别绪紧密相连。在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一句“可怜楼上月裴回”,以月为载体,巧妙地将思妇的离愁渲染得淋漓尽致。接下来,让我们一同领略这句诗的韵味与深意。

让我们关注这个词中的核心“裴回”。这个词与“徘徊”同义,形容月光在楼上的缓慢移动,流连不去。这一细腻的意象,不仅展现了浮云游动下月光的明灭不定,更赋予了月光以情感,仿佛那月儿也通人性,因怜悯思妇的孤寂而驻足相伴。

在诗人的笔下,修辞手法的运用堪称巧妙。拟人化的手法,使得月光具有了情感,其在梳妆台前徘徊,无疑为思妇的孤寂氛围增添了更多的清冷与沉重。这一描写与后文的“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形成呼应,通过“卷”“拂”等动作,展现了思妇内心愁思的缠绵不绝。

月光本是冰冷的,但诗人却借其徘徊之态,将思妇对远方游子的深切思念表达得淋漓尽致。这种以景写情的手法,使得情感表达更为含蓄隽永,令人回味无穷。月光作为贯穿全诗的意象,在此处不仅是空间线索,从江月到楼月,同时也是时间线索,暗示了夜深人静,增强了诗歌的立体感。

该句诗以其精妙的语言、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表达,成为《春江花月夜》中“景、情、理交融”的典型例证。张若虚巧妙地突破了宫体诗的固有题材,将传统的离愁别绪融入其中,使得这首诗成为千古佳作。

在这句诗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张若虚卓越的艺术才华,更感受到了他对思妇深深的同情和对游子无尽的期盼。他巧妙地运用月光这一意象,将思妇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使得这首诗成为后世诗人争相效仿的典范。《春江花月夜》中的这句诗,无论是从意境、情感还是修辞手法上,都展现出了张若虚对诗歌艺术的精湛造诣和深厚功底。

上一篇:招行企业网银怎么登录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gbingw.cn 性病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