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凉山木里突发泥石流
一、回顾2021年“75”项脚沟群发泥石流
在2021年7月5日那个命运多舛的日子,项脚沟流域的七条支沟如同愤怒的巨兽,连续喷发出泥石流。这场灾难导致186间房屋遭受重创,173头牲畜不幸身亡,2公里长的道路被彻底摧毁,交通和通信全线瘫痪。泥石流携带的土石方量高达约162万立方米,像一把利剑直刺人心,威胁着251户人家的安危,共计1042人的生命安全。这场灾难造成的经济损失估计达到了约1421万元。
在这惊心动魄的时刻,预警与避险的及时响应成为了拯救生命的黄金法则。州级指挥部在16:30分就发布了天气预警,随后县级部门向乡镇发出了山洪灾害预警。当上游出现强降雨时,监测员毫不犹豫地通过微信群发出了撤离指令。仅仅三分钟后,泥石流如狂暴的洪流般呼啸而下。幸运的是,危险区域的1042人(包括94名施工人员)在泥石流的狂舞前成功转移至避险点,成功避免了20户118人的潜在伤亡。成功的背后,是安装了9处普适性专业监测设备的功劳,其中5处是自然资源部精心部署的监测点。预警设备在关键时刻提前2分钟触发警报,为避险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二、回望2020年“69”阿牛窝子组泥石流
在2020年6月9日那个风雨交加的日子,项脚蒙古族乡的阿牛窝子组因短时暴雨引发了火灾次生泥石流。这场灾难导致两户人家、共五间房屋损毁,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得益于及时的预警和避险措施,这场灾难的伤亡被降到了最低。当监测员在16:28发现异常天气后,立即通过微信群发布了语音预警。上游雨情确认后,巡山员果断地组织群众撤离。令人钦佩的是,他们仅在短短的15分钟内就完成了对386人的转移,涉及了沟道两岸的六个村民小组。这个隐患点曾是“328”森林火灾后的新增火后泥石流隐患点。通过多次演练和预案的落实,他们成功地避免了可能的人员伤亡。
三、聚焦近期的泥石流事件
除了上述两次大型泥石流事件外,还有近期的两个案例值得我们关注。每一次事件的发生都提醒着我们大自然的无常与生命的脆弱。通过建立州、县、乡三级联合指挥部,发布气象风险预警的次数日益增加,利用微信群和专业监测设备(如泥石流预警警报器)确保了信息的快速传递。应急响应机制的完善和执行也为减少灾害损失做出了巨大贡献。火灾后的隐患排查和重点区域的长期防控工作更是防灾经验总结中的亮点。木里县通过科技监测、人工巡查和预案演练的综合防灾体系显著降低了泥石流灾害伤亡风险。无论是“预警机制”、“应急响应”还是“长期防控”,每一次成功的避险都离不开各个环节的紧密配合和协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