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锡山:注重结直肠癌早筛早治实现“肠”之久安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的重要性及结直肠癌的严峻形势
随着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的临近,我们不得不重视结直肠癌这一致命癌症。作为全球第四大致命癌症,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攀升,并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在此背景下,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王锡山为我们揭示了应对结直肠癌的关键措施。
王锡山主任强调,身体的任何异常变化都应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尤其是排便习惯及性状的改变,可能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便血或排便习惯的改变且频率较高,应尽快就医。若摸到相关部位有肿块或出现肠梗阻、消瘦、贫血等症状,可能意味着疾病已发展至中晚期。
在谈及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时,王主任特别指出,有肠道息肉、癌前疾病的人属于高危人群。长期承受精神压力、工作压力或不良精神刺激的人也被列为高危人群。而对于有家族史的人,更应当留意身体的细微变化,增强防癌意识。
值得注意的是,结直肠癌初期并无典型症状,往往一经发现便已到了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早期筛查是预防结直肠癌的最佳方法。肠镜检查是诊断肠道疾病的金标准,能够预防和发现早期肠癌。我国大部分居民对早期筛查的重视程度不高,肠镜、胃镜的普及率相对较低。我们需要善于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关注身体发出的任何信号,做好筛查工作。
王锡山主任指出,目前结直肠癌的治疗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式。手术是痊愈的主要手段,但根据不同的病情和阶段,也会结合其他治疗方式,如化疗、靶向治疗、生物治疗、免疫治疗等。对于晚期的结直肠癌患者,治疗目标在于延长生存期。治疗方案的制定是基于患者的病情,通过多学科团队协作,为患者定制最优治疗方案。
结直肠癌的严峻形势敦促我们必须增强防癌意识,善于观察身体的细微变化,及时寻求医疗帮助。我们也要相信医学的力量,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