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怎么处理开学综合症呢
暑期悄然结束,开学的钟声即将敲响,许多孩子却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之中。“不想开学!不想上课!”这样的呼声越来越高涨,仿佛在每一位即将走进校园的孩子心中都有一种隐形的力量阻挡他们回到学校。一时间,心理门诊被前来咨询情绪问题和身体问题的孩子所包围,他们都被“开学综合征”困扰着。
所谓的“开学综合征”,其实并不是心理学上的专业术语,而是临近开学季,孩子们在心理和生理上表现出来的一种不适应的状态。北京回龙观医院副主任医师宋崇升为我们揭示了背后的原因。对于幼儿园的小朋友和低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的不适应可能源于与家人的分离焦虑;而对于大学生来说,这种不适应则更多地表现为适应障碍。虽然两种焦虑的表现有所不同,但究其根本都是源于孩子们面对新生活、新环境时产生的压力和不安。
焦虑不仅仅存在于孩子的心理层面,它还会通过身体反应表现出来。失眠、食欲不振、肚子疼以及大小便失禁等现象屡见不鲜。当孩子处于紧张焦虑的环境中时,他们的身体会自动做出反应以逃避这种焦虑。这些身体反应,如头疼、失眠、肚子疼等,实际上都是孩子暂时逃避不愿做的事(如上学)的消极心理防卫机制。而那些出现大小便失禁的孩子,更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回到无忧无虑的幼儿时期,暂时逃避现实中的压力。
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那些容易患上“开学恐惧症”的孩子往往有一些共同特点:依赖性较强、性格懦弱、不够成熟。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应该给予更多的关心和鼓励。宋崇升医生建议,家长自身要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并适当与孩子沟通即将到来的开学季。对于敏感内向的孩子,家长应适当降低要求,让他们有更多时间去适应变化。鼓励孩子多交朋友,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并不孤单。提前按照开学后的作息时间调整孩子的作息习惯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为家长,我们需要理解并接纳孩子的情绪,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顺利度过这个特殊的时期。相信在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一定能够顺利适应新学期的生活,迎接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