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易对哪些药物过敏
作为家长,给宝宝用药时需要格外小心。在宝宝用药前,必须仔细观察宝宝是否对药物存在过敏反应。那么,究竟哪些药物容易引起宝宝的过敏反应呢?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
小儿的机体各组织器官尚未完全成熟,相比成人更容易发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药疹的发病往往具有潜伏期,第一次用药可能不引起皮疹,但已使机体处于致病状态。当再次使用相同药物时,药疹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出现,即使相隔很久也有可能引起复发。
在临床实践中,引起小儿药物过敏的最常见的药物有四种:
1. 解热镇痛药:如APC、阿、巴米尔等含有阿司匹林的口服退烧药,以及肌肉注射的安痛定。这些解热镇痛药容易引起药疹,而且反应比较严重。
2. 磺胺药:如复方新诺明。
3. 青霉素类抗生素:如口服安必林、肌肉注射的青霉素以及静脉点滴用的氨苄青霉素等。
4. 其他:各种疫苗及一些中草药也可能引起药疹。
小儿常见的药疹有以下几种:
1. 荨麻疹型:表现为全身性大小不等的风团,扁平高起,形态不规则,伴有明显的瘙痒。部分患儿还可能出现发热、乏力、关节痛及腹痛等全身症状。青霉素、痢特灵、破伤风抗毒素及狂犬疫苗等药物容易引起此类药疹。
2. 固定性红斑型:常见于嘴周围皮肤,以及处和外生殖器部位。皮疹形态特殊且易于识别,特点为鲜红色或紫红色水肿性红斑,呈圆形或椭圆形,界限清楚。阿司匹林、APC等药物可能引起此类药疹。
3. 红斑性发疹型:表现为全身性的,对称性分布的鸡皮样小疙瘩或粟粒大小的红色斑片。此类药疹以青霉素类药物最为常见。
4. 大疱表皮松解型:这是药疹中最严重的一型,也是小儿最严重的皮肤病之一。起病急、进展快、病情严重,若治疗不及时可能导致死亡。典型症状包括全身性的皮疹、高热、嗜睡以及心肝肾等内脏损伤。常见的致敏药物包括安痛定等。
家长在给宝宝用药时务必谨慎,注意观察宝宝的反应。一旦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用药并寻求医生的帮助。家长也应了解有关儿童用药的知识,避免盲目用药,确保宝宝的安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