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解冻”肩周炎
肩周炎的中医疗法:温针灸与电针的比较研究
在古老的医学典籍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种被称为“漏风肩”、“五十肩”或“冻结肩”的病症,这其实就是我们现代所熟知的肩关节周围炎。这一病症在中老年人群体中尤为常见,被形容为一种慢性关节肌肉疾病,它带来的肩部隐痛或刺痛,如同寒风侵入,让人难以忍受。广东省清远市中医院副主任医师黄国明采用温针灸疗法对84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效果。
为了更有效地治疗这种疾病,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其症状与标准。诊断的标准包括:年龄在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肩部疼痛并伴随多个区域的压痛,肩关节活动的受限以及关节的僵硬。通过X线检查,我们可以排除脱位、骨折等其他病症,仅仅可见骨质疏松或肌腱钙化。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温针灸和电针。对于治疗组的患者,采用温针灸疗法。病人取坐位,暴露肩部,选取特定的穴位,进行常规的消毒后,采用两寸针进行针刺。当针感得气后,将艾卷插到针尾上,利用艾卷的热力通过针身传到穴位。而对于对照组的患者,则采用电针疗法,同样选取穴位,消毒后快速进针,然后进行电疗。
经过连续十次的治疗后,我们观察到温针灸的疗效明显优于电针。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这一结果充分证明了温针灸在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方面的优势。
那么,为什么温针灸有如此好的效果呢?肩关节是由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关节盂构成,是人体最灵活、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对于肩关节周围炎这一病症,多由于急性损伤或慢性劳损等原因导致肩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发生炎症。祖国医学认为这属于“痹症”范畴,是风、寒、湿邪侵入肩部所致。而温针灸结合经筋病变部位取穴进针,再配合艾灸的热力,可以温通经络,畅通气血,最终消除病症。
现代中医经络理论也证实,艾灸时发出的红外线能够深入组织,加强局部代谢,改善血液循环,调整免疫功能,促进炎症消退和功能恢复。可以说,温针灸不仅借助了艾灸的热力,还融合了中医的精髓,使其成为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一种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