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年轻化 患者勿轻忽
病例:一名年仅30岁的黄姓男子,生活中偏爱高油、高盐的快餐和炸鸡排等食品,对青菜和蔬果却兴趣索然。长期在电脑前工作,缺乏运动,生活中出现了胸闷、心悸和头晕的迹象。入冬后,他频繁食用姜母鸭和羊肉炉作为夜宵和补品,结果血压飙升,被诊断出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等严重病症。医生劝告他必须改善饮食习惯,减少油脂和盐的摄入,保持饮食均衡,同时增加体育锻炼。他需要定期回诊观察至少半年,以便评估是否需要药物控制。
在苑里镇李综合医院的心脏科,主治医师戴和昌揭示了一个令人担忧的趋势:心血管疾病在国内的年轻群体中日益增多。过去,心血管疾病被视为中、高年龄层的慢性病,但现在,年轻患者日益增多,甚至出现了年仅21岁的患者因冠状动脉狭窄而面临心肌梗塞的风险。这类年轻人常常因为饮食习惯不良、长期沉迷于速食或油炸食物而导致饮食失衡。长时间在电脑前工作、缺乏运动导致的肥胖也为他们埋下了心血管疾病的隐患。
年轻族群往往容易忽视身体发出的警告信号。任何持续的呼吸急促、头晕、盗汗、胸闷、心悸以及肌肉僵硬等症状都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迹象。年轻患者常常对这些症状不以为然,以为只是暂时的疲劳或压力造成的,直到症状严重才就医。这时,他们可能已经进入了高风险人群的范围。
对于那些家族中有高血压、心脏病和糖尿病病史的年轻人来说,建议从20岁开始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早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一旦被诊断为需要药物治疗,必须严格遵守医嘱按时服药。千万不要随意停药、换药或盲目进补,以免引发副作用并使病情恶化。
在这个信息化、快节奏的时代,年轻人们应该更加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饮食习惯、生活方式以及家族病史都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诱因。只有通过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及时的了解和有效的管理,才能远离疾病的困扰。《心血管疾病年轻化 患者勿轻忽》这篇文章提醒我们,年轻不是免疫的护身符,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预防疾病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