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感染中一类单核细胞或能诱发凝血发生
近日,一项由国际知名杂志《科学转化医学》发表的研究报告引起了广大关注。该研究题为“表达组织因子的炎症性单核细胞驱动SIV和HIV的凝血病”,由美国的研究团队主导,揭示了HIV感染背后的一种核心机制。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Melissa E. Schechter及其团队深入了HIV感染过程中炎症和凝血通路的相互作用,以期优化对HIV患者的临床治疗策略。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特殊的单核细胞,在HIV感染后它们持续存在并表达组织因子(TF)。这些细胞像触发器一样激活了凝血系统的X因子,引发了一系列的凝血连锁反应。这些细胞不仅表现出独特的基因特征,还产生多种促炎细胞因子,如白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加剧了炎症反应。
为了验证这些发现,研究团队在非人类的灵长类动物猪尾猕猴中进行了实验。他们观察到,表达组织因子的炎性单核细胞与SIV相关的凝血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关联。这一发现为我们理解HIV感染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值得一提的是,一种抗凝药物Ixolaris引起了研究人员的特别关注。在HIV和SIV感染中,Ixolaris能够选择性地阻断TF的活性,而不影响单核细胞对toll样受体刺激的反应。在慢性感染的猪尾猕猴中使用Ixolaris进行治疗的实验中,该药物显著降低了猕猴体内的凝血活动和免疫激活水平。
这项研究揭示了表达TF的单核细胞在HIV和SIV慢性感染中扮演的关键角色,为我们理解这一复杂疾病提供了新的线索。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HIV感染的病理生理机制,也为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提供了重要方向。随着这一发现的深入研究和应用,科学家们正朝着找到针对这种特殊单核细胞的治疗方法迈出重要的一步。我们期待这一研究能为HIV患者带来福音,帮助他们更好地控制病情,改善生活质量。这一发现也让我们看到了科学转化医学的巨大潜力,未来的研究将不断推动这一领域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