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丁棉:婴幼儿奶粉汞含量异常 汞从何来?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通报了一则令人关注的消息:伊利集团婴幼儿配方乳粉中个别批次的产品出现了汞含量异常的情况。为此,伊利集团迅速作出回应,紧急召回了2011年11月至2012年5月期间生产的全优2、3、4段乳粉。
针对这起被业内称为“汞异常事件”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事件,我们不禁要问:到底是在哪些环节出了问题?为何国标中并没有设定汞含量的限量标准?汞中毒又究竟会带来哪些危害?业百科weixinnc有幸专访了广州奶业协会会长、资深奶业专家王丁棉,他为我们带来了一些专业的见解。
王丁棉会长首先提到了关于国内外奶粉中为何没有设定汞含量限制的问题。他指出,虽然在上世纪的老国标中,以及2005年由卫生部和国家标准委联合制定的《食物中污染物限量》中,都对汞在婴幼儿奶粉中的含量做出了明确的限量规定,但不知为何,在2010年的新国标中,这一限量指标却被取消了。关于这一点,只有卫生部有权作出解释。
而在伊利被检测的40个批次产品中,有2个批次的汞含量超出了标准范围,达到了0.034毫克/千克和0.045毫克/千克。在7个乳清粉原料中,也有两个样品的汞含量超标。这些数据无疑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和担忧。
王丁棉会长表示,对于这一事件,他深感遗憾和困惑。他认为,既然奶源中已经设定了汞的限量指标,那么在终端产品婴幼儿奶粉中也应该有相应的标准。汞元素等重金属污染物在奶源中存在时,无法通过高温等方法去除。目前,我国奶粉生产加工过程中并没有专门去除汞的设备和技术。在婴幼儿奶粉中设立汞的限量标准是必要的,也是科学的。
至于国外婴儿奶粉不明示汞含量限量标准的原因,王丁棉会长认为这主要与国外的标示做法不同有关。他解释说,国外一些国家对食品污染物或禁止使用的添加物的标示方法与我国有所不同。他们通常把准许使用的添加物公示列出,而不必特别列出违禁添加物或污染物。由于铅、铬、汞等污染物对人体有伤害,因此在食品生产过程中,他们会特别谨慎和小心。这种习惯和认可的做法在国际上被广泛接受。
这起“汞异常事件”无疑给整个奶粉行业敲响了警钟。我们期待相关部门能尽快查明原因,制定更为严格的标准和措施,确保婴幼儿奶粉的安全。也希望广大消费者保持理性态度,不必过分恐慌,但一定要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为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