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当前日期,国家并未全面叫停新冠抗原检测。随着新冠疫情的发展和防控需求的演变,新冠抗原检测的应用范围和管理措施也相应进行了调整。以下是关于这一话题的具体政策动态及现状梳理: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并未发布统一文件要求终止抗原检测的使用。新冠抗原检测仍然是一种重要的辅助筛查手段,尤其在病毒变异影响较小的情况下,其准确率仍然较高。据研究数据显示,其核衣壳蛋白靶标设计的准确率能够保持在约80%以上。对于个人自测需求者来说,仍然可以购买试剂盒进行检测。
关于抗原检测的使用范围,国家根据疫情实际情况进行了一系列的限制性调整。一方面,国家卫健委建议一般人群避免随意使用抗原检测,而应当优先保障高风险场景的筛查需求,例如聚集性疫情、基层医疗机构等。另一方面,国家药监局对检测试剂的管理也进行了收紧,自2023年起终止了多款抗原检测试剂盒的注册申请。这主要是由于市场需求下降以及企业主动调整生产策略所致。已有获批的试剂盒注册证陆续到期,并未再大规模延续。
在医保和收费政策方面,部分地区的政策也发生了变化。例如,江苏省自2023年9月起将新冠抗原检测移出医保目录,不再允许医疗机构收费开展相关检测,仅提供免费的检测服务。与此抗原检测试剂的价格也大幅下降,单价从高峰期的约10元/人份降至3元以下,更加贴近民众的实际需求。
在国际旅行政策方面,部分国际航班自2022年7月起取消了登机前抗原检测的强制要求,进一步简化了入境流程。这一调整并不涉及国内防疫政策的整体转向,国内的新冠疫情防控依然严格。
新冠抗原检测并未被国家层面叫停,但其应用场景、生产供应以及医保支持已经随着疫情的变化逐步收缩。核酸检测仍然是确诊的“金标准”,而抗原检测则更多被保留作为特定场景的补充性筛查工具。随着政策的不断调整和优化,相信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新冠疫情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