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征之旅
从瑞金出发的1934年10月,到甘肃会宁胜利会师的1936年10月,中央红军进行了一次波澜壮阔的战略大转移,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长征。这场长征历时约两年,行程二万五千余里,历经艰辛困苦,最终取得了胜利。
长征的起点,是红军因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而被迫进行战略转移的时刻。面对困境,红军将士展现出了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顽强拼搏的精神,他们沿着曲折的道路,穿越千山万水,克服无数困难,最终走向了胜利。
二、遵义会议的光辉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贵州遵义的会议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正是在这次会议中,博古、李德的军事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得到了纠正,毛泽东的军事主张得到了肯定。会议选举毛泽东为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
遵义会议不仅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而且标志着中国从幼稚走向成熟。这次会议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三、长征与遵义会议的紧密关系
长征途中,遵义会议起到了关键性的转折点作用。正是在遵义会议之后,红军结束了“左”倾错误领导的局面,开始了在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走向胜利的新阶段。可以说,遵义会议为长征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长征与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历史中两个重要的篇章。它们之间紧密相连,相互成就。长征的艰难历程,孕育了遵义会议的决策智慧;而遵义会议的果断决策,又为长征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这两者共同铸就了中国革命的伟大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