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的诞生与风靡
在19世纪末的东京大学,一场关于美味的革命悄然展开。池田菊苗教授,在执教期间,一次偶然的机会品尝了妻子用海带熬制的美味汤,那独特的鲜美激发了他深入研究的兴趣。他的研究之路从海带汤的特殊鲜味开始,逐步出背后的秘密谷氨酸钠结晶。他将其命名为“味之素”,寓意为“风味之精华”。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海带汤美味的奥秘,更为食品工业带来了一场革新。
池田教授的研究成果并非孤立存在,它的商业化应用标志着食品工业的一大飞跃。与商人铃木三郎助携手合作的池田教授,于1909年创立了味之素公司,开启了味精的量产时代。初期的提取过程并不轻松,从海带中提取谷氨酸钠的效率极低,但他们对美味的追求并未因此止步。后来,他们改用小麦、大豆等更为廉价且丰富的原料进行提取,这一转变使得味精的普及成为可能。
跨越国界,中国的化学家吴蕴初先生于1921年独立研发出从小麦面筋中提取谷氨酸钠的技术。他将这一美味结晶命名为“味精”,并创办了天厨味精厂,将这一技术本土化。与此日本的协和发酵公司在1956年对味精的发酵工艺进行了改进,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进一步推动了味精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
味精的发明不仅仅是一项技术的突破,更是食品工业的一大创新。它的鲜美味道赢得了全球消费者的喜爱,成为烹饪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池田菊苗教授的研究到如今的全球普及,味精的故事是一部跨越国界、融合了科学、技术与美食的传奇史诗。而这一传奇的核心,便是那简单却充满魔力的谷氨酸钠结晶味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