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顶层设计与策略蓝图再探
在数字化浪潮中,国家战略层面已明确数字化方向,从先行示范区“数字福建”到全局战略“数字中国”,预示着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协同发展的未来路径^[8]^。由2024年推出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所引导,实体经济的转型步伐正日益加快^[6]^。这是数字化技术的顶层设计与策略布局,为未来数字化发展绘制了一幅宏伟蓝图。
二、基础设施重塑:技术赋能新纪元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领先成就已然显现。截至2023年7月,我国5G基站数量已达到惊人的305万个,千兆宽带用户占比达到全球领先水平的21.7%,算力规模更是位居全球第二^[3]^。这一切为数字化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基础设施支撑,而全球最大网络基础设施则承载着庞大的网民规模^[4]^。上海等地通过集成服务实现政务流程的优化与精简,“数字”建设正在重塑治理模式,提升治理效能^[1]^。这一切标志着数字化底座的坚实构建,为未来的数字化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产业转型:深化与拓展并行
产业转型的步伐正在不断加快。制造业智能化成为新的趋势,数字化转型成熟度模型(IOMM)在推动生产模式向数据驱动转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新兴产业的崛起也在引领产业转型的新方向。例如,福州作为全国首个省级大数据交易所的成功建成,交易规模已经突破惊人的数字数十亿元^[7]^。这一切表明产业转型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正在实现深化与拓展的并行发展。
四、治理模式创新:科技与人文的融合
在治理模式创新方面,城市治理的升级成为亮点。通过先进的数字化治理范式如无人机网格化管理等科技创新应用落地,实现了城市管理科学化的目标^[1][7]^。“免申即享”政策的普及和深化更是将数字化手段应用到公共服务中,提升了服务的普惠性^[1]^。科技与人文的融合,为现代治理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
五、国际影响力:经验与标准的全球输出
神州数码等企业的成功转型案例被伦敦商学院纳入教材,展示了中国在数字化转型领域的领先经验^[6]^。我国在5G、IPv6等领域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更是突破了新的高度^[3][5]^。这一切表明我国在数字化领域的国际影响力正在不断提升,不仅在经验输出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也在技术标准制定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随着国家数字标准馆建设的推进,中国将在智能标准制定、数据要素流通等领域持续引领全球数字化转型潮流^[5][7]^。这一切都体现了中国在全球数字化大潮中的领导地位和影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