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鲜加工厂的狠活-硼砂泡出黄金鲍

健康管理 2025-06-27 16:17健康生活www.xingbingw.cn

一、背景及概述

时光流转至2023年春季,一起令人震惊的食品生产丑闻在大连中科海产品发展有限公司曝光。该公司被揭露在生产“黄金鲍”等产品时,竟然使用含有硼砂的药剂浸泡原料,并涉及海参染色和员工健康管理严重缺失等问题。涉事企业因此遭受严厉打击,相关产品被迫下架并召回,负责人更是被刑事拘留。案件历经一审两次开庭和二审开庭,目前尚未宣判。这一引起了公众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二、违规操作的细节揭示

在这起令人震惊的中,大连中科海产品发展有限公司的违规操作细节更是令人触目惊心。他们使用非洲欧拉涡螺(并非真正的鲍鱼)作为原料,通过浸泡在含有硼砂的白色药粉溶液中,使这些涡螺的肉质呈现出诱人的金黄色,并达到增重防腐的效果。这种药粉包装上没有任何标识,仅以手写字母“G”“B”进行区分。第三方检测证实这种药粉中含有硼砂。企业在海参的加工过程中,还会进行煮染处理,将原本带有绿色调的原料染成黑色以提高其卖价。更令人震惊的是,企业在员工健康管理方面存在巨大漏洞,新员工入职时未安排体检,健康证审查严重缺失,甚至在入职仅三天后便签订劳务合同。

三、检测与潜在危害

记者送检的“黄金鲍”样本显示硼酸含量高达27.3mg/kg。硼砂(硼酸)具有极强的毒性,一旦被人体摄入,会导致多器官蓄积性中毒。全球范围内已经普遍禁止在食品中添加硼砂。在我国,《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硼砂为非法添加物,早在2008年就已列入第一批禁用名单。

四、法律后果与争议焦点

大连中科海产品发展有限公司因上述违规行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企业法定代表人等四人被控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案件也存在一些争议焦点。被告方及辩护律师主张:国内外均无食品硼含量限量标准,因此无法判定涉事产品是否“超标”;如果原料本身含有硼元素,那么产品的检测值低于原料并不能认定为人为添加;企业员工长期食用涉事产品,是否属于不知情下的添加也存在争议。

五、行业警示与启示

这起暴露出食品生产环节的监管漏洞。大连中科海产品发展有限公司的产品曾通过电商平台销售超过十万件,这一数字足以让人震惊。这一引发了公众对非食用原料滥用、虚假宣传(如将螺肉标为“黄金鲍”)以及消费者知情权保护等问题的广泛讨论。作为行业的警示,这一提醒我们必须加强对食品生产环节的监管力度,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安全。企业也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上一篇:win10安全模式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gbingw.cn 性病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