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的旱情危机:破纪录的干旱席卷全省
在2019年的夏季末至秋季初,江西这片古老的土地遭遇了一场罕见的旱情。气象数据显示,从7月中旬至10月下旬,江西省的平均无雨日数高达81天,这一数字创下了历史同期的最高纪录。此次旱情的特点及其影响,值得我们深入。
一、旱情概况
江西省的旱情堪称历史之最。自2019年7月16日至10月21日,全省的平均降水量仅达到可怜的110.9毫米,这比常年少了近七成,创下了历史同期的最低记录。全省的41个县(市、区)都出现了降水量的新低。与此全省的气温、最高气温和高温日数等多项指标都飙升至自1961年以来的同期最高值。这场旱情覆盖了全省的86个县(市、区),受灾人数达到了惊人的466.3万人,其中因旱饮水困难的人数更是高达77万。鄱阳湖江西的明珠,也提前进入了枯水期,水位降到了危险的10米以下,部分河床甚至出现了干涸龟裂的现象。
二、主要影响
这场旱情给江西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农业损失尤为严重,农作物受灾面积达到了惊人的445.6千公顷。晚稻因为缺水而出现了萎蔫、卡穗甚至绝收的情况。棉花产量大幅下降,蔬菜及秋冬作物的播种也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小型水库干涸,灌溉设施无水可用,部分地区农民甚至面临“无水可抗”的困境。生态和民生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赣江、抚河等主要河流水文站出现了历史最低水位,30余处水源地取水困难。为了保障居民的饮水,地方采取了修建围堰、应急送水等措施。
三、应对措施
面对这场严重的旱情,江西省迅速启动了抗旱Ⅳ级应急响应,优先保障城乡居民的生活用水。也实施了人工增雨作业。虽然10月下旬局部地区的降雨对缓解旱情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整体效果有限。气象部门预测,未来10天,江淮、江南地区的降水将持续偏少,江西的旱情可能会进一步发展。需要加强抗旱调度和农业减灾措施,以应对这一长期挑战。
此次干旱是江西省气候异常的典型案例,凸显了极端天气对农业生产和水资源管理的严峻挑战。我们必须认识到,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我们需要更加积极地应对,保护我们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