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艺术交织的圆明园马首铜像回归之旅
一、时间线的回溯
马首铜像,作为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中的佼佼者,在1860年的英法联军劫掠中,与众多文物一同流失海外。这不仅是文物的流失,更是历史的割裂。
二、执着的寻回与捐赠
时光流转至2007年,马首现身香港拍卖市场。澳门爱国人士何鸿先生果断出手,将其购回。历经十三年的等待,何鸿先生终于在2019年11月将其捐赠给国家文物局,以此作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及澳门回归20周年的特殊献礼。2020年12月1日,马首铜像正式回归圆明园原址,成为首件划拨入藏圆明园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这一历程充满了艰辛与执着。
三、精湛工艺与非凡价值
马首铜像的设计铸造背后,隐藏着一段跨文化的艺术交流。由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主持设计,采用失蜡法一体铸造,材质为精炼红铜。细节之处,如毛发分毫毕现,历经百年仍不锈蚀,展现了清代宫廷工艺的巅峰水平。它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近代中国历史的见证者。
四、回归的里程碑意义
马首的回归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作为十二生肖兽首中第一尊回归圆明园原址的文物,它标志着流失文物回归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回归体现了“民族弱则文物失,国运强则文化兴”的历史规律,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
五、现在的展示与影响
目前,马首铜像存放于圆明园正觉寺,并长期面向公众展出。其回归的喜悦与骄傲,通过每一个参观者的目光得以传递。圆明园还推出了以马首为原型的冰箱贴等文创产品,融合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传递文化记忆,让更多的人能够感受到这一历史时刻的震撼。
六、其他兽首的回归现状
截至2025年,总共有7尊兽首已经回归祖国,包括牛、虎、猴、猪、鼠、兔、马首。其中牛、虎、猴、猪首存于保利艺术博物馆,鼠、兔首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马首是唯一一尊回归圆明园原址的兽首,它的回归不仅是文物的回归,更是历史的重生。
在这一历史与艺术的交织中,我们看到了民族的团结与国家的崛起。马首铜像的回归之旅,不仅是一段文物的寻回之旅,更是一部民族的复兴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