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头菇:营养滋补与去苦秘诀
猴头菇,外形酷似猴头而得名,其食用价值及营养极为丰富。对于肠胃、心血管、肾脏等皆有显著的滋补效果。猴头菇在烹饪过程中可能会带有苦味,这让许多食客望而生畏。那么,如何制作猴头菇,才能让其不苦且滋味鲜美呢?
一、去苦秘诀
我们需要对猴头菇进行基本的处理。用清水洗净其表面的脏污,并去除根部,这是苦味的来源之一。然后,将其放入温水中浸泡,水温约为30°-40°,最好使用淘米水,浸泡时间约为3.5-4小时,直到猴头菇被挤压无硬块。
接着,挤出猴头菇中黄色的水,然后换清水浸泡约15分钟,再挤出黄水,如此重复2-3次。在挤出的过程中,可以用手指轻轻蘸取少许水放在舌尖尝试,确保苦味已被去除。
烹饪时,需要将蒸锅烧开,将猴头菇先用大火蒸10分钟,然后转小火蒸一个半小时。或者,将其放入沸水中焖煮10分钟,然后用小火慢炖。这个阶段中,一定要先将水烧开再放入猴头菇,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其营养和口感。
二、猴头菇的苦味正常吗?
猴头菇的苦味是正常的现象。其苦味来源于多个因素:茎部、干货的氧化、附着的孢子、品种差异以及原材料等。例如,猴头菇的品种和生长环境都会对其苦味产生影响。在某些情况下,猴头菇的苦味甚至与其药效有关。例如,长白山猴头菇的苦味成分具有显著的药效。不必过于担心猴头菇的苦味。
三、猴头菇的神奇功效
猴头菇不仅滋味鲜美,更拥有众多的功效和作用。它可以治疗消化不良、胃溃疡、胃炎等疾病。对于神经衰弱的患者,猴头菇也有显著的疗效。它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可以调节血脂、促进血液循环,心血管患者也可经常食用。猴头菇还具有滋补强身的作用,能滋补肾经、提高性功能。它还能提高免疫力、抗疲劳、抗氧化、抗突变、降血脂、抗衰老。猴头菇是一种极为珍贵的食材,值得我们经常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