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开学季来临,无论是刚刚拿到录取通知书的准大一新生,还是准备回学校继续深造的小伙伴,都需要安排一下学生票。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关于学生票的一些干货。
哪些条件符合可以购买学生票呢?你需要是就读于普通高等院校、军队院校、中小学和技工学校的学生,并且没有工资收入。最重要的是,你的家庭居住地和学校所在地必须不在同一城市。符合这些条件的学生,凭借贴有学院公章的减价优待凭证、学生火车票优惠卡和经学校注册的学生证,就可以购买学生票了。新生可以凭学校录取通知书购买,毕业生则需要学校书面证明。
那么,哪些情况不能发售学生票呢?比如学校所在地有学生的父母;学生休学、复学、转学或退学;学生证未按时到校注册等等。还需要注意学生票的优惠乘车区间是限于家庭至院校(或实习地点)之间,不能随意更改。
学生票一年可以购买几次呢?每学年的乘坐次数仅限于当年在优惠乘车区间之内两次往返。未使用的次数不能留至下年使用。购买联程车票时,只扣减一次优惠次数,但需要注意购买车票的连续性。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如何进行学生票优惠资质核验。符合购买学生票条件的旅客,需要到车站指定的售票窗口或自动售/取票机办理本人居民身份证件和学生证优惠卡的验证手续。完成验证手续的旅客可以通过自助实名制登记系统验证,凭本人居民身份进出站手续。每学年乘车前,旅客需要将学生证和带有学生火车票优惠卡的身份证交给车站售票窗口的工作人员进行核验。在人工窗口办理时,乘客需要按照提示操作,依次放入学生证和身份证,完成身份验证和绑定。
一旦完成了学生票优惠资质的核验,乘客就可以顺利购买学生优惠票了。购买后的学生优惠票可以用于自助实名登记系统验证,并办理值机、退房手续。这样一来,无论是新生还是老生,都能方便地购买和使用学生票了。
自动售/取票机的办理流程
对于忘记核验的学生旅客,如果在列车上无法判断其是否具备优惠资质,车站会先收取票款差额并出具电子乘车记录。学生旅客在到站后,可以凭借补票、优惠凭证以及购票时使用的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在全国的退票窗口办理资格核验和退票手续,时间期限为30天内。车站会核实学生购买的打折车票是否符合规定,符合的话将办理换车和验票退款,并扣减学生折扣数量。
关于学生票的购买和优惠细节,学生票可以享受普通旅客列车硬座的半价优惠,以及动车组列车二等座的公布票价75%的优惠。购买时,如果学生想要从上海虹桥到灵璧但没有直达列车,可以分段购买车票,比如先乘坐G156次列车到徐州东,再换乘K1141次列车到灵璧。但需要注意的是,联程路径里程不能超过优惠区间的合理范围。
对于新生如何购票的问题,他们可凭录取通知书和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到车站人工售票窗口购票,或者通过铁路12306网站、APP购买学生票,并将旅客类型选为“学生”。购票成功后,凭录取通知书和购票时所使用的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通过人工验证通道进站乘车。
对于已经购买全价票的学生,如果学校开学时间有变,可以按照规定办理退票和改签,并且不影响之后的购票,退票后购票仍可享受学生票优惠。学生票也可以进行候补购票。对于学校所在地有多个火车站的情况,学生购买的车票只要终到车站在学校所在地即可。整个购票和乘车的过程,铁路部门都在逐步简化流程,以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的学生旅客。
关于新生购买火车票的知识点,除了上述提到的内容外,还有一些细节需要注意。例如,已经使用录取通知书购买了学生票,进站乘车时无需再取票(换取报销凭证)。关于退票、改签的规定以及学校所在地的多个火车站的选择问题也都做了详细的解答。新生在购买火车票时只要了解清楚相关规定和流程,就能顺利完成购票并顺利出行。希望每位新生都能顺利踏上求学之路。铁路部门的温馨导航
亲爱的同学们,购买了学生票后,你们的旅程将更加便捷。通过铁路12306APP,你们可以轻松掌握自己的行程细节。不仅可以实时查询车次、检票口和车厢座位,还能办理高铁订餐送餐、遗失物品查找等贴心服务。
在开启新学期、新起点的征途上,铁路部门提醒大家,旅途中的疫情防控工作不容忽视。请大家主动配合铁路部门的各项防疫措施,无论是在火车站还是列车上,都要全程佩戴口罩,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安全。
关于大家最关心的学生票购买问题,铁路部门也为大家提供了详细的指导。想要享受半价优惠,首先需要确认自己的学生身份。持有有效学生证的学生都可以购买优惠票。在购买时,选择符合优惠区间的车次和座位,然后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购票即可。
优惠区间是指学校所在地和家庭所在地之间的固定路线,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购买单程或往返票。购票时,请务必提供正确的个人信息和证件号码,以确保购票过程的顺利进行。
铁路部门还提醒大家,在购票过程中要注意防范诈骗信息。不要轻信非官方渠道的购票信息,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祝愿同学们在新学期、新征途中一切顺利!愿你们开启新征程、学习新技能,勇往直前,实现自己的梦想!无论你们走到哪里,铁路部门都会一如既往地为大家提供安全、便捷的服务。
(来源:中国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