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一部电影在众多佳作中脱颖而出,那就是《流浪地球》。它迅速在社交媒体上走红,赢得了广大观众的热烈赞誉。与此另一部同样出色的电影却被其光芒所掩盖,它就是《疯狂的外星人》。
近期,有人爆料称《疯狂的外星人》在北美AMC以及其他院线遭遇撤档。明明已经提前预定大年初一的场次,但到了电影院却被告知放映被取消,这让许多影迷感到不满和困惑。
关于撤档的原因,众说纷纭。有人猜测是因为电影中猴子耍杂技的情节违反了美国的动物保护法。但很快就有澄清出现,影片中的猴子实际上是使用CG动画制作的,并没有虐待动物。
电影《疯狂的外星人》中的情节让人印象深刻。虽然影片中的地球最高文明被称为C国,但其发音与America相似。C国的最高领导人也有着与特朗普相似的发型和穿着。影片中还有一系列荒诞而讽刺的情节,如特工将穿着衣服的猴子误认为是外星人、举行神圣的仪式将沾过粪便的基因球塞到嘴里等。这些情节让人不禁联想到对美国的嘲讽。
有些观众因此给《疯狂的外星人》打了二星评价,批评电影中对美国的嘲讽并不幽默。有网友一语道出真相,《疯狂的外星人》对美国的讽刺直击要害,全都黑到了点子上。
作为宁浩导演的又一力作,《疯狂的外星人》是疯狂系列的第三部电影,延续了宁浩喜剧的无厘头风格。电影讲述了黄渤饰演的耿浩在游乐园里耍猴,一天一个外星人从天而降,给他们平静的生活带来了一连串的闹剧。
作为一场喜剧,《疯狂的外星人》笑点不断,哪怕在《流浪地球》刷屏之时也仍然获得了较高的口碑。宁浩的野心不仅仅在于此。他试图在荒诞的情节中阐述一些深层次的东西。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消解一些看似高大上的东西,虽然他没有明说这些东西具体是什么,但看过电影的人就会明白,他想消解的或许是人们对美国的一些认知。
电影中还有一些尖酸的讽刺,例如美国代表在与外星人建交时闹出的乌龙,以及黄渤和沈腾将猴子误当作外星人的情节。这些看似滑稽的讽刺,或许是想告诉我们,在科技上强大的美国,或许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智慧”。而更深层次的讽刺,则隐藏在庞大的故事背后。
有资深影迷提出了一个更大胆的猜测:那个失去头环、被迫当猴耍的外星人,正是高傲的美国。离开了高精尖的科技,他们也只不过是被耍的猴子,并不比我们高人一等。影片中微妙的动作和台词正是对美国的最佳写照,比如他们动不动就拘留人、自以为在拯救世界的行为以及特中出现的“亚洲佬”这样的字眼。
联系现实,便能感受到影片的安排绝非空穴来风。《疯狂的外星人》上映后,口碑一直两极分化。批评这部电影的人中,有一部分就是觉得这部电影过分“侮辱”了美国,是一种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但事实上,这些“侮辱”与美国影史上对华人的刻意丑化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熟悉美国电影的人都会知道,不少美国电影中会夹带一些贬低中国人的情节和台词。但《疯狂的外星人》却以其独特的视角和讽刺手法,让我们看到了另一种可能。这部电影提醒我们,不能被表面的光鲜所迷惑,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批判的思维。在一些影视作品中,特定的情节和台词,仿佛是专门为剧情设计的元素,然而有些电影却悄然无声地流露出对中国的不当歧视。去年,漫威推出的首部华人超级英雄电影《上气》便是一个引人注目的例子。在这部电影中,主人公的父亲名为傅满洲,这个名字的背后隐藏着一段令人痛心的历史。
傅满洲这一形象,稍微了解历史背景的人都会知道,他曾是辱华形象的典型代表。这个形象特征鲜明:八字胡、小眼睛,外表给人一种阴险狡诈的感觉。在上世纪60年代,这个形象被好莱坞导演们重新挖掘并搬上了电影荧幕。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以傅满洲为主题的电影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包括《傅满洲》、《傅满洲的复活》等。在这些电影中,几乎都有一个相同的情节:善良的白人科学家最终战胜了妄图毁灭世界的傅满洲。这个形象所传递的信息却是令人难以接受的。
华人的抗议声音不断,终于使这个形象被禁止出现在影视作品中。如今这个形象却再次被漫威搬上了荧幕。不仅如此,BBC去年推出的喜剧《逐梦魔女》也引发了争议。这部讲述三个华人女孩伦敦生活的电视剧,其中的角色形象和台词都充斥着对华人的偏见。这些女孩的话语和行为让人无法接受,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对华人的歧视。
这些影片或赤裸、或隐晦的歧视中国,引起了广大华人的不满和抗议。每当有中国人站出来表达不满时,总有一些同胞站出来为影片辩解,指责国人过于敏感。《疯狂的外星人》在北美撤映的事件似乎表明了某些人的“玻璃心”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为脆弱。
当人们用那句常被用来为辱华电影辩护的话“我们只是批评美国,而不是侮辱美国人民”来评价这一事件时,不难发现,这句话并不适合用于辱华电影,反而很适合《疯狂的外星人》。这部影片无疑触碰到了美国某些敏感的神经。
这些事件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某些影视作品中的歧视现象依然存在。而我们作为观众和公民,有责任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抗议。我们也应该明白,某些国家并不是真的能够包容和接受批评,他们的“玻璃心”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为脆弱。当我们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也要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文化背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和谐、包容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