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飞信,或许会让许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当我们谈及降信时,大部分八零后、九零后都会回想起这款在青春年少时期占据重要地位的交友软件。飞信曾是学生在校园内的重要沟通工具,也一度是院校管理的一大神器。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飞信在3G时代和手机微信的冲击下逐渐失去了昔日的辉煌。现如今,中国移动通信重新振作,推出了和飞信,面对手机微信和钉钉的夹击,和飞信能否再创辉煌?
一、从飞信到和飞信
在2G手机时代,短信是人们沟通的主要方式。虽然以互联网社交为代表的QQ已经兴起,但由于其只能在电脑上使用,面对功能多样的手机,除了基本的短信,几乎没有其他好的文本沟通方式。短信面临的两个无法逾越的难题是:高昂的通信费用和无法电脑端群发消息运营模式。
2012年,中国移动通信推出了一款即时通信软件飞信。飞信成功地将手机和电脑连接在一起,用户可以在电脑端输入信息,选择手机联系人发送,无论对方是否在线都能收到信息,而且无需额外费用。在那个发信息都要精打细算,避免多发的时代,飞信成为了大多数人的省钱神器。
飞信兴盛时期,注册用户接近五亿,活跃用户量达到九千万,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当时的飞信已经具备了今天微信的雏形,在3G智能手机刚刚出现的时候,只要手机上安装了飞信,就可以完成社交功能,而且无论对方是否在线都能收到信息,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
随着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单纯的文本沟通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常社交的需求。人们需要传输文本、图片、语音、视频等多种方式的信息。以免费发短信为核心的飞信逐渐失去了存在的基础。飞信是由运营商经营的产品,只有中国移动通信的手机号才能使用,自然而然地失去了联通、电信的用户。这时,微信的出现在后台管理的方式实现了无需退出的目的,再加上只依赖互联网,无论哪个运营商都可以通信,再加上QQ的用户引流,实现了对飞信的一击。飞信逐渐走向衰落,微信也成功地完成了过顶传球,使得三大运营商完全沦为了流量管道。
面对生存与毁灭的抉择,中国移动通信重新推出了和飞信。那么这款APP是否有赢面呢?
二、和飞信的赢面何在?
最近,中国移动通信推出了和飞信,这是飞信的全新升级。为了解决问题,中国移动通信想尽办法进行全网沟通。只要用户下载并应用了和飞信,就可以相互拨打接听电话(新用户有300分钟免费时间,老用户每月有100分钟免费时间)。还可以相互进行短信交流,即使对方没有安装也没有问题。如果对象是移动电话,可以完成免费的短信业务只消耗流量(与之前的飞信类似),如果是联通和电信手机号则需要支付每条一分的通信费用。为了解决流量问题,中国移动通信还为每个和飞信用户提供了每月10G的和飞信定向流量,来支持和飞信流量消耗。从这个角度来看,和飞信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但是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和飞信面对的敌人不再是当初的短信和无法精细化的QQ而是有着十亿用户的超级大佬微信以及有着一亿用户的办公大佬钉钉打卡。如果和飞信想要在手机微信市场中立足其优势在于无需添加对方为好友只需有对方的手机号码即可联系并且拥有移动通讯运营商级别的通话音质(相较于微信互联网语音通话面临的杂音和网络问题)。此外和飞信还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沟通方式如文件传输多方通话等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能提供便利。此外中国移动通信的强大背景和资源支持也是和飞信的一大优势在推广和用户服务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虽然面临着强大的竞争对手和飞信仍然有机会在社交领域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创造新的辉煌。微信早已成为社交媒体领域的佼佼者,形成了一个闭环的社交体系。很多人已经习惯使用微信进行日常沟通与交流。相比之下,和飞信的出现在打破这一习惯并创建一个新的社交模式上,无疑会遇到巨大的挑战。这需要用户付出较高的沉默成本和习惯更改成本,可以说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再加上飞信在解决跨运营商通信问题上的困境发送消息给中国联通、电信用户仍需收费,只是费用从0.1元降到了1分钱,这使得和飞信想要在手机微信的包围中脱颖而出尤为困难。
微信朋友圈、微信公众号等集社交、娱乐、新闻于一体的功能,使得和飞信想要复制一套类似的微信体系成本可能远超预期。面对微信的强势地位,和飞信确实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如果和飞信将目标定位在企业市场,与钉钉等办公通讯工具竞争,其优势在于无需添加好友即可建立群聊,拥有打卡等工作的游戏玩法,可以建立多人语音通话的会议电话,可以发企业公告、公司新闻、公司通讯录等功能。和飞信在某种程度上像是企业版的通讯设备,其功能与钉钉等类似工具相互竞争。公司级产品的扩展逻辑与个产品完全不同,取决于企业领导的需求而非个人。和飞信要想在企业市场取得进展,必须深入与企业领导沟通,获得大型企业的支持才有可能。
和飞信在家庭网方面有一定的优势,能够将线下的家庭移动短号网、亲情网线上化,搭建家庭组队。但这一优势似乎在自身革新中显得微不足道。和飞信的一个逻辑误区是模糊了工作和生活的界限,这对很多人来说可能并不总是好事。
总体来看,微信和钉钉在和飞信面前形成了两座不可逾越的高山。不论是针对个人还是企业市场,和飞信想要提升的难度都非常大。再加上运营商之间的壁垒,飞信和易信过去未能做到的事情,和飞信又有多少信心能做得更好呢?
以上内容全部来自网友的观点和提供,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发送邮件至指定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即删除。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