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RSS?吐槽一下丨用RSS摆脱碎片化阅读,真的有效吗?
点击上方「张记杂货铺」,开启你的阅读之旅!今天一早,朋友圈里的一则关于RSS的广告引起了我的注意。内容主要围绕着我们订阅了太多的公众号,导致时间被碎片化,难以集中。于是,RSS阅读器被提出来作为解决方案。对此,我想说几句。
你的时间,其实是你自己的选择
从微博时代开始,「碎片时间」这个词就被频繁提及。一些媒体和创业者总是喜欢将产品的成功归功于利用了用户的碎片时间。仿佛手游、应用的存在,就是为了切割你的时间。这个说法,我始终不以为然。
如果你自己没有时间规划,那么你的时间就是被你自己切碎的。开会时刷朋友圈,朋友聚会时玩游戏,吃饭时间看电视剧……你的时间没了,怪谁?
(图片来源于网络)
确实,有些应用希望钻取你的碎片时间。但从人性角度看,时间本身并不是碎片,只是你总有需要喘口气的时候。你选择用应用打发时间,那是因为你自己倾向于这种方式。防沉迷系统推出时,很多人反对,说自己是成年人,能自控。但后来发现,人们并没有减少在屏幕前的时间,只是从游戏转移到了其他应用。
关于RSS,那些你应该知道的事
RSS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可以说是一个老伙计了。简单说,RSS是一个小机器人,和搜索引擎的爬虫类似。你安装RSS阅读器后,把希望订阅的内容放进去,小机器人就会帮你抓取这些内容。由于屏蔽了广告,很多人喜欢这个小机器人。
但很多作者并不喜欢RSS。为什么?因为写作有门槛,作者付出时间心血写的东西,可能被读者当作弥补自己时间、知识的工具。在Web时代,RSS曾受到欢迎;App时代,今日头条等可以视为更大的RSS订阅器。RSS的核心特征是聚合与便利。只要能解决阅读的聚合与便利,就可以视为是RSS的一种。
对于这种做法的看法
我并不反对你用什么样的方式去看文章。但作者一方面强调时间宝贵,一方面让人花钱买RSS阅读器的VIP,这种做法让我有些困惑。作者宣扬内容平台天生支持RSS却不告诉用户是为了流量,这种逻辑让我觉得有些奇怪。要流量并没有错,没有流量对于内容平台来说就意味着没有商业模式。但内容创作者看不到内容消费者会导致动力丧失,这可能会颠覆一个内容平台的基本生存能力。微信鼓励原创是因为他们明白内容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流量。他们希望通过鼓励原创来维护一个健康的生态体系因为这就是生态的价值所在一种能让内容创作者和内容消费者共同繁荣的环境氛围。别再浪费碎片化的时间去埋怨碎片化阅读工具的问题了。从源头上改变我们自己阅读的习惯与态度吧!认真对待每一篇文章的背后每一个付出的作者才是更值得提倡的做法!与其追求那些短暂的便利与新鲜感不如真正地去理解尊重创作者用心创作的每一篇作品吧!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重新找回阅读的初心和纯粹吧!让我们一起在碎片化的时代里寻找真正的阅读乐趣吧!关于张小龙所说的原创号订阅者不多但更需倾斜与鼓励的原因
设想一个世界,原本你可以随处免费获取所需,如街边的店铺提供的水、食物、空气和娱乐。但现在,面对这些繁琐的跑腿需求,你更倾向于有人,为此支付费用。你发现,付费后,服务更到位,你所需要的东西被送到手上。这种变化对于原来的店铺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原本依靠人流量的店铺可以通过品牌广告获取收入,这些费用激励着生产者持续生产。但现在,流量的入口被改变了,由一个中介代替店铺直接触达用户。那么广告商是会选择继续给店铺付费,还是选择给中介付费呢?关键在于入口的掌握。
令我惊讶的是,在这个时代,仍然有人在移动端争夺入口,看似过于简单和低级。若我们仅关注自己的利益得失,可能永远无法成为像乔布斯或张小龙那样的人。但如果我们将视角下沉,不谈论生态,那么我们可以关注什么呢?关注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和注意力。
订阅的内容过多,是否真正需要那么多内容呢?我赞同张小龙对微信订阅号未来的看法:越来越多的原创号会出现,这些原创号的订阅者数量不会很多,但人群更为聚焦。这也反向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订阅号列表应该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数量范围内,根据自己的习惯判断,不超过一定的数量(比如10-20个),因为超过一定数量后,冗余的信息会让你无暇全部阅读,造成浪费。
作为读者,我们应该精简所关注的订阅号,只保留那些觉得无法放弃、无法取消关注的订阅号。这个过程虽然需要时间和选择,但其价值远大于通过RSS直接订阅所有信息源的粗暴做法。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你更能明确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只关注有价值的信息。
回到信息获取的方式,rss聚合阅读依然是一种高效的阅读手段,能够聚焦你所关心的信息源。但与此我们也需要理解和适应这个变化的时代,对于那些用心生产的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因为这些的存在,正是满足了我们更为细分、个性化的信息需求。在这个变化中,我们更应该倾斜和鼓励原创号的发展,因为它们代表了信息的真实、和独特性。
好的内容值得分享。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让我们共同寻找、发现、并分享那些真正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