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区三州”的旧貌焕新颜
来源中国文化报
今年9月初,在一架飞往北京的客机上,一位七旬的藏族老人嘎伦心中充满感慨。这位来自尼木县的老人名叫嘎伦,这是他平生第一次坐飞机,也是他第一次前往内地,与来自全国的非遗传承人交流分享。嘎伦的一生与雪拉藏鼓紧密相连,年轻时曾经历过艰苦的生活,但随着雪拉藏鼓的振兴,他的生活逐渐改善。如今,他带领尼木县农牧民凭借雪拉藏鼓技艺脱贫致富,对此他满怀激情,甚至渴望年轻一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全力打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其中,“三区三州”作为脱贫难度更大的地区,传统工艺在带动当地群众就业、推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项手艺造福一方百姓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藏语中被誉为“热贡”梦想成真的金色谷地。这里诞生的热贡艺术,以藏传佛教、神话故事、史诗、藏族历史人物及传统知识为内容,以唐卡、壁画、堆绣、雕塑等绘画造型艺术为表现形式,自13世纪起延续至今。
热贡地区的绝大多数男性都会画唐卡,完德尖措也不例外。他自幼受叔叔的影响学习唐卡,并创办了集设计、加工、生产、销售、培训、宣传、展览于一体的热贡龙树画苑。在画苑里,像桑杰加布这样的贫困户并不罕见。画苑采用“公司+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重点吸纳贫困户学习,并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学员培训。经过多年的努力,热贡文化产业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解决了众多贫困户的温饱问题和再就业问题。随着热贡艺术的发掘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同仁县的热贡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数量及收入均实现了显著增长。
以传统工艺促进就业增收,同仁县的实践是“三区三州”的一个缩影。在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国务院扶贫办的支持下,“三区三州”的多个地区设立了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依托具有带动作用的非遗项目推出特色品牌。这些工坊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还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了就业机会,实现了文化事业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的双赢局面。
发挥传承人主心骨作用
目前我国共认定了多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他们作为非遗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掌握着丰富的非遗知识和技艺。随着非遗扶贫工作的深入发展,这些传承人在扶贫中的主心骨作用愈发凸显。
尼木县凭借藏香、雪拉藏纸等传统工艺闻名。当地以非遗项目为依托,成立了多个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并以非遗传承人为主体成立了尼木县非遗扶贫志愿服务队。在传承人的带领下,许多贫困户通过参与传统工艺制作实现了脱贫。旦增曲扎是藏香技艺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他秉持“扶贫先扶志扶智”的理念,给予贫困户技艺之外的帮扶。他认为扶贫的精髓在于思想扶贫。通过传承人的努力,许多贫困户不仅学会了传统技艺,还实现了经济上的独立和精神上的自我提升。
“三区三州”包括哪些地方?“三区三州”旧貌换新颜的故事正在这里上演。“三区三州”是指我国西部地区少数民族聚居的西藏高原地区、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新疆南疆四地州等地区在内的贫困地区。“三区三州”的故事不仅是脱贫攻坚的故事,也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融合发展的故事。随着非遗保护工作的深入发展,“三区三州”的传统工艺正在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为当地带来新气象和新希望改变了过去贫困落后的面貌展现了新的活力和希望的传统工艺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为贫困户提供了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成为了他们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展现出文化事业和群众增收致富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旦增曲扎的励志故事与传承之路
旦增曲扎,一个富有智慧的名字,在贫困地区开拓出一条独特的发展之路。为了让贫困户树立信心,他花了两个月的时间与贫困学徒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让这些身处困境中的人看到就业脱贫的希望。他的举动不仅改变了学徒们的生活态度,也激发了他们学习技艺的热情。如今,他的公司拥有员工28名,其中包括8名建档立卡户和多名当地妇女。
走进“三区三州”这片国家贫困地区的土地,我们看到了丰富的文化资源与传统工艺项目。临夏自治州,这个黄河上游多民族聚居之地,拥有众多国家级非遗项目。如何在经济发展滞后的背景下,让非遗项目助力精准扶贫,成为当地面临的一大挑战。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的保安族腰刀,以其工艺精湛而闻名。近年来,生活方式的变化和公安部门的刀具管制,使腰刀的营销和传承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对此,马尕主麻,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提出了创新的想法:“我们要推动腰刀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他们不断研发新的腰刀款式,参加各类博览会、展销会,成功扩展了产品销售渠道。未来,他们还计划在刀上附上二维码,全程追踪物流,确保运输安全,为市场开辟一条绿色通道。
临夏砖雕,这项一度遇冷的技艺,如今也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考虑到当地砖雕作坊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非遗扶贫临夏砖雕就业工坊开设了砖雕产业人才培训班。范祥军,甘肃省非遗扶贫临夏砖雕就业工坊的负责人表示:“我们计划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制定地方标准,规范行业发展,提升行业水平。”他们致力于筑牢砖雕传承根基,为临夏砖雕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工作是一项新任务,机遇与挑战并存。下一步,他们将通过扩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覆盖范围、持续开展技能培训、引入更多资源等方式,精准扶贫新路径,推动非遗扶贫工作向纵深发展。
在这片“三区三州”的土地上,“三区三州新面貌 三区三州旅游大环线”正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引领他们走向新的未来。让我们共同期待这片土地上的新变化,期待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这里带来更加繁荣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