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生产计划管理制度详解
为了高效组织、协调产品的生产过程,确保生产流程的有序进行,实现生产计划的合理性和严肃性,结合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与生产相关的所有职能部门及各生产分厂。
二、职责划分
1. 生产部
生产部是生产计划的核心编制部门,负责编制年度生产预算计划、月度生产作业计划、各项目生产进度计划以及一类材料采购计划、外委外协件生产计划。
2. 安装部
安装部负责编制年度现场安装预算计划、各项目现场安装进度计划以及各项目周现场安装计划,确保现场安装工作与生产计划协同进行。
3. 物资计划部
物资计划部主要负责编制年度物资采购计划、月度物资采购计划及周物资采购计划,与生产计划紧密配合,确保材料及时到位。
4. 技术部
技术部负责编制月度设计出图计划,确保产品设计工作与生产计划同步进行。
5. 各分厂
各分厂根据生产部的计划指导,负责编制本分厂周生产作业计划,确保生产计划在各分厂的顺利执行。
三、主要计划编制的内容及要求
1. 月度生产计划的编制
月度生产计划由生产部依据客户合同交货期编制,按照产品结构和产值分解到各生产分厂。该计划要求每月28日通过OA系统下发。
2. 项目生产进度计划的编制
项目生产进度计划根据每项合同的交货期编制,明确每个部件的主要材料、外购件、外协件需求及材料进厂要求。该计划在项目产品图纸全部投产之后两日内通过公司局域网下发。
3. 周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
周生产作业计划是各分厂根据月度生产计划、项目生产进度计划及物资采购计划综合编制,反映各分厂按部件的生产详细计划。该计划每周一下班前通过OA系统下发。
4. 设计出图计划的编制
月度设计出图计划由技术部依据产品加工顺序编制,明确每项产品的设计出图时间。该计划每月26日前报生产部。
5. 物资采购计划的编制
物资采购计划需结合生产作业计划及项目生产进度计划,由物资计划部按照技术部提供的材料表及分厂提供的低值易耗品计划编制。该计划需明确产品项目、所需材料名称、规格型号等,并按绝对日期编制。月度物资采购计划每月1日前报生产部,周物资采购计划每周六下班前报生产部。
四、计划的实施、调整及考核
本制度规定的各类计划一经下发,必须严格执行。如遇特殊情况或突发事件,相关部门需及时通报生产部,由生产部统一协调、调整计划。对于计划的执行情况,将定期进行考核,确保计划的严肃性和有效性。对于表现优秀的部门和个人,将给予相应的奖励。对于计划的执行不力或延误的情况,将按照公司规定进行相应的处理。公司将定期组织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和反馈,以便持续优化和改进生产计划管理制度。公司生产计划与组织管理制度解读与执行
一、计划的检查与考核
为了确保公司各项计划的顺利进行,各职能部门需对所负责编制的计划进行细致的检查。除了年度生产、安装、物资采购计划外,其他各类计划应以周为单位进行至少二次的检查。每一次的检查,都需要将结果详细记录在对应的计划检查表中。若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发现与原有计划有较大偏离的项目,必须注明原因,以便后续的查证与分析。
对于计划的考核,我们采取以下措施:
1. 准时报送:各职能部门编制的计划必须按规定的时间进行报送和下发。若有迟报、漏报情况,将在部门经济责任制考核中扣除0.5分。
2. 内容准确:计划的编制必须准确且合理。在安排产品顺序时,要分清轻重缓急。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的供应时间与数量,以及现场安装顺序的安排,都要与各项产品、零部件产成进度计划相协调。若计划编制不合理,导致不能满足产品交货期要求,将在部门经济责任制考核中扣除2-3分。
3. 严肃性保障:公司与生产相关的各部门必须严格执行与生产相关的各种计划。如有不按计划执行的情况,根据影响生产进度的严重程度,在部门经济责任制考核中扣除1-5分。
二、产品完工报告与入库分析
1. 入库办理:产品产成后,应按照月生产计划中的产值分解情况,由相应的分厂到生产部办理入库手续。对于成台套产品,若产成时间跨越月份,可根据情况拆分单项入库或预计工作量进行部分入库,待全部产成后再进行调整入库。
2. 统计分析:各分厂将本月入库产品上报生产部后,生产部统计员会进行综合整理,并对本月计划完成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分析内容包括月计划完成情况、年计划完成情况和与去年同期的对比情况。通过分析,找出未完成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三、制度解释与执行
本生产管理制度由生产管理部负责解释,并从制度下发之日起开始执行。在这一制度下,我们期望各职能部门能够严格按照计划执行,确保公司生产流程的顺畅和效率。我们也欢迎各部门提出宝贵的建议和意见,共同完善这一制度,以更好地服务于公司的生产和发展。
公司的生产计划与组织管理是确保公司正常运转的关键。通过这一制度,我们希望能够更好地协调各部门的工作,提高生产效率,满足客户的需求,并为公司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