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卡通时代来临:从便利共享到一卡通的跨越
大皖新闻讯 9月29日,安徽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通过了《安徽省推进长三角区域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规定》。这一重要立法标志着长三角地区正式迈入一卡通时代,三省一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响应,于10月1日起同步施行。
这一重大战略是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今年以来,三省一市党委领导下的人大常委会,积极贯彻落实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共享,率先在民生领域区域合作协同立法的有效路径。
三省一市人大常委会表示,这项立法是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这项工作的推进涉及长三角三省一市共2.35亿人口,可谓一项重大民生工程。通过线上和线下渠道,已经打造了多项跨省通办服务事项和服务场景应用,实现了长三角区域全覆盖。这不仅为实施长三角区域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打下了良好基础,也对开展协同立法提出了现实需求。
新颁布的《规定》主要体现了“七个明确”,明确了长三角一卡通的功能定位、工作目标、基本原则以及持卡人在基本公共服务各领域享受相应便利服务的权利。该《规定》强调三省一市要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和全国社会保障卡服务平台,实现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跨省业务数据共享交换和数据标准统一互认。这意味着长三角区域社会保障卡持卡人可以凭借这张卡办理各类人力资源业务、社会保障业务,并享受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便利服务。
这项新的《规定》的亮点在于,它鼓励各地根据本地实际积极创新,同时强调在方便居民使用社会保障卡的过程中,对获取的个人隐私、个人信息、商业秘密等数据要依法采取保护措施,不得违法使用或泄露。《规定》还明确了相关法律责任和人大监督规定,以确保法规得到有效实施。
随着长三角一卡通的全面推行,三省一市的社会保障卡持卡人可以在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以及社会保障、医疗卫生、金融服务等领域实现一卡多用、跨省通用。这不仅方便了居民的日常生活,也促进了跨区域居民服务一体化便利共享,共同构建了幸福和谐的长三角。
对于广大居民来说,持“一卡通”能享受到的服务多种多样。例如,可以凭借社会保障卡办理各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业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以及在公共图书馆入馆阅览、公共博物馆入馆参观、旅游景区入园游览等。
长三角一卡通时代的来临,为居民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福利。随着这项新规定的实施,我们有理由相信,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将会被更好地书写。长三角一卡通:医保无忧,服务便捷
在长三角区域,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并持有社会保障卡的居民们迎来了福音。按照国家的异地就医备案手续,他们只需办理相关手续后,便能够持社会保障卡在本省以外的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并享受到医疗费用的直接结算服务。这一举措为居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安徽省与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的紧密合作,不仅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发放各类惠民惠农补贴、社会保险待遇等,还鼓励通过社会保障卡发放各类居民服务类补贴项目。这一做法逐渐推广到财政供给人员的工资待遇,甚至各类企业也开始通过社会保障卡为员工发放工资待遇。这一改革举措无疑让社会保障卡成为了居民生活中的重要一员。
为了让居民们更好地享受到社会保障卡的便利服务,相关部门鼓励社会保障卡合作金融机构依托其金融功能,为长三角区域的持卡人提供优惠和便利服务。这样的合作不仅加强了金融机构与居民的紧密联系,还让社会保障卡的应用更加广泛。
那么,如何实现“一卡通”呢?社会保障卡可以作为办理公共服务、政务服务以及住宿登记的有效身份凭证。安徽省与长三角其他三省市共同编制了一卡通应用项目清单,并实行动态调整,向社会公布。这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保障卡的应用领域将会越来越广泛。省和市级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会同有关部门编制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服务目录,并公开给公众。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服务事项将支持使用社会保障卡,避免重复发放功能相似的民生服务卡(码)。
为了强化技术支撑和安全保障,安徽省与长三角其他三省市推进省级政务服务平台对接,完善持卡人信息及业务应用数据库。这意味着,四省市间的数据可以共享共用,业务可以协同合作。他们共同制定业务和技术标准,加强合作,为长三角一卡通的应用管理提供信息系统对接和业务数据支持。为了保障数据安全,四省市还共同构建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应用平台支撑和安全防护体系。
长三角一卡通,简单来说,就是持有社会保障卡的居民在长三角区域内可以享受到便捷的公共服务。而哪些城市实现了医保一卡通呢?目前长三角区域内的41个城市已经实现了医保一卡通,这些城市包括上海、南京、杭州等知名城市。这一服务的实现,为居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也让长三角区域的一体化发展更进一步。
大皖新闻记者 叶晓为您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