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张家港的李女士曾经投资某个出现问题的平台,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收到了一份看似来自“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红头文件。这份文件声称可以为投资者办理清退事宜,无疑给正在焦虑等待挽回损失的李女士带来了希望。这份文件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精心设计的骗局。
这份红头文件附带了一个二维码,引导李女士加入一个所谓的“退钱群”。当李女士进入这个群聊时,她发现群内共有34人,而这些人都在积极分享自己的退款成功截图,甚至还有所谓的内部私信互动。这种氛围让李女士更加相信这个群的真实性和权威性。这个群其实是一个诈骗团伙精心策划的骗局,他们通过制造真实感来诱导李女士进行转账。
他们要求李女士缴纳所谓的“税费”,金额达到5905元。接着,又要求缴纳更高的“对冲金”,金额高达3.5万元。每次转账后,诈骗团伙都会以各种理由要求李女士继续转账。幸运的是,警方通过反诈预警系统及时介入,揭穿了这个骗局,避免了李女士遭受更大的损失。
伪造的红头文件通常具有一些明显的特征。例如,文件使用的名称往往不规范,有时会使用“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非标准机构名称。文件的抬头和落款、公章可能存在明显的矛盾和不一致。这些文件通常以“清退”“回款”等名义诱导人们扫码入群或点击链接,实际上却是为了骗取个人信息或资金。
针对此类骗局,警方也给出了防范建议。遇到类似的情况,一定要通过官方渠道进行核实,不要轻信群聊、私信或文件中的内容。要警惕任何以“手续费”“对冲金”“解冻费”等名义要求预付资金的行为,这些都是典型的诈骗行为。在社交群组中,如果多数成员发言雷同、过度吹捧“成功案例”,也需要高度警惕是否为诈骗团伙的“托”。
这起骗局利用投资者急于挽回损失的心理,通过伪造公文、操控群聊等方式实施精准诈骗。公众需要提高对“红头文件”真实性的甄别能力,增强自身的防范意识。也要牢记“正规退款无需提前支付费用”的原则,避免上当受骗。让我们共同揭开这些伪装成红头文件的诈骗手段,守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