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用肯德基优惠券漏洞诈骗获刑

健康管理 2025-04-25 05:49健康生活www.xingbingw.cn

大学生非法利用肯德基系统漏洞的刑事案例

回首至2018年至2020年,在上海徐汇法院的审判席上,一起独特的刑事案件吸引了广泛关注。该案涉及几名在校大学生,他们利用肯德基的系统漏洞进行非法牟利,对品牌方造成了超过20万元的经济损失。这些年轻人用技术手段欺骗系统,骗取兑换券和取餐码,再低价转售以获取利润。最终,他们因诈骗罪和传授犯罪方法罪被判刑。

案件核心事实回顾

在这起案件中,这些大学生发现了肯德基App客户端与微信客户端之间的数据不同步的漏洞。他们通过一系列操作,如“下单后退款再取消订单”或“退款后支付”,完全未支付就骗取了兑换券或套餐。其中,徐某还将这一漏洞的利用方法传授给同学丁某等四人,形成了一个作案团伙。

徐某单独造成了百胜公司5.8万元的经济损失,整个团伙的累计损失更是超过了20万元。他们通过线上平台,低价转售套餐兑换券,以此实现非法获利。

法律定性及判决详探

在法律层面上,这些大学生的行为被认定为诈骗罪。他们利用系统漏洞发起虚假交易,使肯德基基于错误的数据处分财产,完全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徐某还因向他人教授漏洞利用方法,被认定为传授犯罪方法罪。

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诈骗数额超过5万元属于“数额巨大”,量刑范围在3至10年有期徒刑。法院结合这些大学生自首、退赃等情节,对主犯徐某判处有期徒刑2年6个月,并处罚金6000元;其余四人则根据情节获刑1年3个月至2年不等。

社会争议与讨论

这起案件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和争议。部分网友认为“骗机器不算骗”,对量刑表示质疑。法院明确指出,系统漏洞本质上是公司财产管理的漏洞,被告人主观恶意明显且造成了实际损失,完全符合诈骗罪的法律要件。

这起案件还具有深远的法律警示意义。与类似的“薅羊毛”案件(如利用商场停车积分漏洞)一样,它表明技术手段非法获利达到一定数额即构成犯罪,司法机关将严格追究刑责。

时间线梳理

这起案件的每个关键时间点都值得铭记:

2018年4月:徐某首次发现漏洞并开始非法牟利。

2018年10月:案件案发,作案团伙被查。

2021年5月:上海徐汇法院对此案一审宣判。

至今(约至2025年):案件的后续报道持续引发社会关注。

(注:文中时间以法院公开信息为准。)

这起案件不仅是一起普通的法律案件,更是一面镜子,反映出社会、法律与技术交织的复杂关系。它提醒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法律的红线不可逾越,正义的天平始终不偏不倚。

上一篇:校方回应教授自嘲式简历走红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gbingw.cn 性病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