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规范市场行为,保障投资者权益
近期,中国证监会对其核心法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进行了更新修订,该办法旨在规范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行为,保护投资者权益,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并维护市场秩序。以下是该办法的核心内容及其要点详解:
一、立法目的与适用范围
该办法的出台,主要是为了规范上市公司及其控股或控制的公司进行的购买、出售资产或其他资产交易行为。当这些交易导致公司的主营业务、资产或收入发生重大变化时,都需要遵循此办法。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行为也需符合该办法的规定。值得注意的是,使用注册制披露的募集资金进行投资或购买资产的情况并不适用于该办法。
二、核心条款与标准
该办法对于重大资产重组有着明确的认定标准。例如,当资产总额、营业收入或资产净额占上市公司前一会计年度对应指标比例达到50%以上时,即视为重大资产重组。如果公司在控制权变更后的36个月内向收购方及其关联方购买资产,导致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或资产发生根本变化,那么这样的重组行为也需要经过证监会的核准。
在重组程序方面,上市公司需进行停牌并披露进展。涉及关联交易的重组需要明确说明,确保信息的透明和公正。
三、合规性要求
为保证市场的公平与公正,该办法对信息披露提出了明确要求。上市公司各方必须及时、公平地披露信息,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董事、监事及高管人员需尽到勤勉责任,保障公司资产的安全。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利用重组损害上市公司及股东的权益。证券服务机构也需要独立履行职责,严禁协助进行虚假记载。
四、修订与实施动态
最近,该办法经历了的修订,于2023年2月17日发布。这次的修订细化了控制权变更后的重组标准,并强化了合规审查。仅在2023年8月30日,就针对第十三条进行了修改,明确了控制权变更后36个月内购买资产导致根本变化的六种具体情形。该办法还与《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相联动,控制权的认定也参照其第八十四条。
五、典型案例与实务操作
在实际操作中,有许多典型的重组案例值得我们关注。例如,金鸿顺收购新思考电机股权、深南电A转让子公司资产等都属于资产购买或出售的重组类型。在进行合规操作时,一些非关联交易且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的项目,无需提交股东会进行决议。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是规范上市公司资产重组行为的核心法规,其动态修订以适应市场变化,强调风险防控和投资者保护。作为投资者,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并遵循该办法的规定,以保障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