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筑解读与功能透视
那座于一九九六年斥资两亿元兴建的七层红楼,坐落于厦门湖里区的华光路,其外观为醒目的红色砖墙。这座建筑并非普通的楼宇,它的每一层都有着特定的功能划分。
一楼和二楼主要是接待厅与宴会厅,这里用于招待高官和贵宾。内部装潢豪华,配备有优质的红木家具,并且提供顶级的食材,显示了这座建筑的尊贵地位。
三楼则设有桑拿房和双人蒸汽浴缸,提供了一个私密的“服务”空间,满足特殊的需求。
四楼的卡拉OK厅和影院则为人们提供了娱乐和消遣的场所。
五至六楼则是高级管理人员的居所和总统套房,这里是用来接待极为重要的任务和人物的。
而七楼则是私人办公室和监控中心,这里掌控着整个建筑的所有活动。
这座红楼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一个充满权力和利益交织的场所。在它的背后,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二、女公关的招募与塑造过程
为了获取更高的利益,该集团通过高薪广告吸引了全国各地名校女生的注意。这些广告的月薪起点为一万元,相当于当时平均工资的二十倍。而招募的对象中,包括了王丁丁、杨舒茜和晓妍等人。
王丁丁是厦门大学的校花,她因为家庭背景的原因被集团盯上,被迫参与权色交易而无法脱身。杨舒茜则是一个主动应聘的“才女”,她通过对目标人物的背景研究,精准地腐蚀了关键的官员。而晓妍则是一个普通的毕业生,她被诱骗入职后,经历了类似“军训式”的人身控制,最终被迫服从集团的安排。
所有入职的女公关都需要接受四个阶段的“培训”,包括在五星级酒店的礼仪学习、歌舞训练、境外红灯区的观摩,以及人身威胁式的“军训”。这些培训让她们逐渐沦为集团的工具,失去了自我。
三、权色交易的运作模式
该集团通过女公关进行权色交易,以获取更多的利益。他们针对海关、码头等关键部门的官员,通过女公关的投其所好(如桑拿、陪侍)来获取通关的便利。他们还利用女公关收集官员的把柄,建立了一个系统的保护伞,覆盖了厦门的百分之八十的通道。所有的女公关都由“头牌”欧小姐等管理层监督,她们需要定期汇报任务的进展,违抗者将面临暴力的威胁。
四、案件的爆发与后续发展
一九九九年,远华案爆发,红楼被查封,相关人员出逃加拿大。涉案的女公关大多数消失,有的疑似随潜逃者一同逃亡,有的则可能遭到灭口,但官方并未公布她们的具体下落。这一案件涉及的金额巨大,达到五百三十亿元,其中偷逃税款三百亿元,成为二十世纪末最大的经济犯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