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动在即:2024年4月19日黎明时分,以色列展开了一次猛烈的反击。目标直指伊朗的伊斯法罕市,以及叙利亚和伊拉克境内的某些关键地点。其导弹袭击的对象包括伊朗的空军基地及与核设施相关的区域。这一行动是对伊朗在不久前对以色列发起导弹及无人机袭击的直接回应。
行动细节犹如一部紧张的战争电影:在伊斯法罕机场附近,爆炸声瞬间响起,整个城市笼罩在浓烟之中。伊朗的防空系统迅速启动,多省的航班被迫暂停。与此叙利亚的苏韦达省和伊拉克的巴格达地区也传出爆炸声。
尽管伊朗未直接承认遭受重大损失,但其强调防空系统的有效运作,足以看出此次袭击的规模和力度。国际社会对此也高度关注,中国外交部呼吁各方避免局势升级,并敦促保持克制。
二、十月风暴:2024年10月26日,以色列国防军对伊朗实施了三个阶段的大规模精确打击。导弹和无人机的目标直指伊朗的导弹工厂、无人机生产设施以及防空系统。这次行动是对伊朗在十月一日发射180枚弹道导弹的强烈回应。
行动阶段有条不紊:第一阶段旨在瘫痪伊朗的防空系统,突破其领空;第二、三阶段则集中摧毁导弹与无人机的生产基地。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军事行动,旨在展示以色列的军事力量和决心。
伊朗对此做出了迅速回应,声称拦截了大部分导弹,军事设施受损有限。他们也威胁将动用更多的导弹进行反击。与此美国和以色列的国防部长进行了通话,详细讨论了这次打击行动的细节,显示了美以之间的紧密协调。
三、冲突的升级:到了2025年的二至三月,冲突进一步升级。伊朗在二月二十五日向以色列发射了超过180枚导弹,包括首次使用的“法塔赫”高超音速导弹。目标包括以色列的空军基地以及摩萨德总部的周边地区。以色列称成功拦截了90%的导弹,但仍有少量造成破坏。随后在三月三日,伊朗发动了名为“真实承诺2”的行动,直接打击以色列领土,造成大量以军伤亡。以色列为了回应这一重大打击,将冲突的范围扩展至黎巴嫩,并指责伊朗在背后策划一场地区代理人战争。
四、冲突的特点与影响:这场冲突的战术模式呈现出“报复-反报复”的循环。以色列侧重于精准打击军事设施,而伊朗则依赖其庞大的导弹数量和新型武器的威慑力。冲突不仅限于两国之间,叙利亚、伊拉克和黎巴嫩等地也成为次要战场,冲突外溢的风险正在加剧。美国被指通过其防御联盟间接支持以色列,而国际社会则纷纷呼吁停火。中国则多次提出推动“两国方案”,以期缓解紧张局势。
(注:以上事件的时间线和细节均基于公开报道。)这是一个复杂且紧张的局势,涉及到多方利益和复杂的国际关系。希望和平与理解的阳光能早日驱散战争的阴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