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视力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挑战。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世界视力报告》显示,全球视力受损或失明的人数超过了22亿,其中至少1亿人正经历严重的视力障碍。这一严峻的数据在美国也同样适用,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表示,美国40岁以上的人群中,约有1200万人患有视力障碍,其中不乏100万的盲人。
科技的飞速发展为我们带来了诸多希望。对于那些视力受损的人们来说,科技的进步无疑为他们带来了光明。近期,《福布斯》双周刊杂志网站报道了四种能够帮助视障人士的技术。
智能手杖正在成为视障人士的得力助手。Hearseen Mobility这一非营利组织正致力于开发一种智能手杖,通过向应用程序发送信号,用户可以获得语音导航和指路提示。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也开发出了一款配备激光雷达传感器的智能手杖,它能检测并识别障碍物,帮助视障人士安全有效地出行。
除了智能手杖外,视觉人工智能也是一大亮点。微软推出的Seeing AI应用程序便是利用神经网络技术识别周围环境,帮助盲人和视障人士感知世界。这一应用可以完成多种任务,如识别货币、感知常见产品以及识别人等。而在去年年末,该应用更是迎来了4.0版的更新,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导航背包也在帮助视障人士独立导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佐治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名为Mira的背包,它使用了人工智能软件和空间人工智能摄像机,能够检测周围的障碍物并提醒用户。
增强现实技术同样有望为视障人士提供巨大的帮助。例如,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研发的Oxsight系统,借助佩戴的3D摄像机捕捉周围环境的信息,并通过计算机图形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将这些信息呈现给视障人士,让他们能够感知周围的世界。
这些技术的出现为视障人士带来了无限的希望。智能手杖、视觉人工智能、导航背包以及增强现实技术,这些技术的发展不仅体现了科技的进步,更展现了人类对于弱势群体的关爱与帮助。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更多的技术将会涌现,为视障人士带来更多的便利与希望。(记者 刘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