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育龄在中日友好医院逝世,享年百岁有余
据新华社报道,中日友好医院于6月8日透露,新中国胸外科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七一勋章”获得者辛育龄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6月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一百零一岁。新华社记者田晓航报道。
辛育龄,这位深受人们爱戴的医者,毕生致力于我国的医学事业。他的生平事迹,如同一部生动的医学史诗,记录着他对人民健康的深沉关注和对医学事业的无限热爱。
早在1938年,辛育龄便成为八路军冀中卫生部后方医院的卫生员。两年后,他加入白求恩医疗队并成为一名员。他的职业生涯自此起步,一路攀登医学高峰。
辛育龄是我国胸外科事业的创建者和推动者。1956年,他从苏联学成归国,主动请缨前往中央结核病研究所组建胸外科。面对当时我国胸外科的空白状态,他积极普及推广胸外科技术,于1958至1980年间培养了千余名技术骨干,并帮助四十余家医院建立胸外科。
他的创新成果丰硕。辛育龄创新出双腔插管下施行肺切除手术,成功救治了200多例重症肺结核合并大咳血患者。他应用支气管残端黏膜外层缝合法完成4600多例肺切除手术,将残端瘘的发生率降低到极低水平。
辛育龄的医术造诣不仅体现在手术台上,他还于1970年实施了首例针刺下肺切除手术,此后用此法完成了1多例手术。在肺移植手术领域,他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两例人体肺移植手术,为国内开展此类手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完成中日友好医院的筹建任务后,辛育龄没有停歇。他辞去院长职务,重返一线医疗工作,继续为患者解除病痛。即使在高龄,他依然坚持主刀进行肺切除手术,甚至在86岁时还亲自为患者做电化疗。他的医术和医德,赢得了广大患者的深深敬意。
辛育龄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他把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了我国的医学事业,为病人谋求健康,为医疗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他的逝世,是医学界的一大损失,更是广大患者的一大损失。他的精神将永存人们心中,激励更多医者继续攀登医学高峰,为人民的健康福祉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