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古老的说法,湿气之顽固,如同油入面,不易去除。尤其夏季,湿邪极易侵害人身。炎炎夏日,人们饮水较多,但湿不出去,便会导致体内湿气滞留。夏季养生之要在于防湿。湿邪与寒结合则为寒湿,与热结合则为湿热,与风相遇即为风湿,与暑同行便是暑湿。湿邪不去,即便进补再多也难见成效。那么,如何在夏季去除体内湿气呢?
生活中,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哮喘、高血压等疾病,甚至恶性肿瘤,其实这些疾病都与湿邪有关。专家指出,体内湿气重的人容易感到疲劳、汗多、头重、四肢乏力、皮肤瘙痒、湿疹、腹胀等症状。那么如何避免湿气入侵呢?
对抗体内湿气,可以选择食用一些具有健脾利尿功效的食物。比如苋菜、扁豆等蔬菜,它们不仅营养丰富,还具有除湿的功效。苋菜富含钙质,能够清热解毒、通利小便、补血止血。扁豆则具有滋补强壮、补脾益气的作用。薏仁也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谷物,它能够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肾功能,帮助去除体内湿气。冬瓜和西瓜也是夏季的消暑佳品,它们能够清热生津、利尿除湿。
我们还应该注意居住环境的湿度控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潮湿。地板湿了要及时拖干,防止湿气滞留。在潮湿的天气里,可以开启风扇或空调,保持空气的对流。要避免穿潮湿未干的衣物和盖潮湿的被子,被子要经常晾晒。尽量避免住在地下室,因为地下潮湿较重,容易使湿气侵入体内。在外出时,尤其是在潮湿下雨天,要减少外出并避免淋雨涉水。
在日常生活中,还有一些其他的注意事项。比如要尽量避免饮酒,因为酒精会助湿邪入侵。还要少吃甜腻食物和生冷食物,这些食物容易损伤脾胃,导致湿气滞留。在外洗头时,要注意吹干头发后再按摩,避免湿气进入头皮。洗完澡后也要充分擦干身体水分。
专家指出,体湿的根本原因是脾虚,脾虚导致食物的营养不能得到吸收,变成湿浊蕴结在体内引发疾病。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以上几点,相信就能有效防止夏季湿气缠身!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享受美好的夏日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