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运城,商户段女士的“运城薛博阳窗帘店”因名字问题卷入了一场商标侵权的风波。她的店铺命名取自儿子“薛博阳”的名字,主营窗帘产品,实体招牌为“博阳窗帘”。这场由宁波博洋家纺公司提起的诉讼,让这个小微经营者陷入了困境。
争议的核心在于商标的相似性。宁波博洋家纺公司认为,“博阳”与他们的注册商标“博洋”在发音和字形上都存在相似性,且双方的经营范围都涉及家纺类产品,这种相似性有可能导致消费者的混淆。
对此,段女士回应称店铺命名源于儿子的名字,主观上并无侵权意图。她坚信,“博阳”作为个体工商户的注册名称,与“博洋”虽然有一字之差,但并不构成侵权。
法律界对此也有不同的观点。有律师分析认为,此案若直接认定侵权,可能会过度扩大商标保护范围,与《商标法》保护公平竞争的原则相违背。他们认为,在判断是否存在侵权时,需要综合考虑具体的经营场景和当事人的主观恶意。
宁波博洋家纺公司在2023年5月口头表示了撤诉申请,但并未透露具体原因。这一事件引发了公众对“商标权保护边界”和“个体商户取名自由”的广泛讨论。虽然部分网友支持企业维权,但更多人质疑大企业是否利用资源优势对小微经营者进行“过度追责”。
这一纠纷如同一面镜子,反映出社会对于商标权益和个人取名自由的复杂看法。小微经营者如何在商标权益和企业维权之间找到平衡点?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目前,此案尚未有最终的判决结果,我们期待法律的公正裁决,为双方提供一个明确的答案。也希望这一事件能引发更多关于商标权益、消费者权益以及小微经营者生存环境的讨论,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和谐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