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巴金森氏症日来临之际,我们聚焦于一个日益严峻的社会议题失智症。在台湾,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失智症患者的数量不断攀升,估计约有18万人正在与这种疾病抗争,每年新增的病例更是高达一万。更令人担忧的是,预计未来三年内,每20位65岁以上的老人中,就将有一位罹患失智症,这一长期照护与医疗问题已然不容忽视。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国内有寿险业者推出了专门针对老年失智症的特定疾病保险,以期唤起社会对这一疾病的重视。而背后的数据令人触目惊心:失智症俗称老人痴呆症,其致病原因包括阿兹海默症、巴金森氏症以及多发性脑中风等,且其症状严重程度足以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蔡佳芬医师,来自台北荣总精神科,她指出失智症是一种渐行性脑退化疾病,虽然不能完全治愈,但早期发现症状并进行诊断和治疗对稳定病情大有裨益。失智症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记忆力、定向力、判断力、计算力、抽象思考力、注意力以及语言等认知功能障碍。
知名作家褚士莹则从另一个角度分享了她的看法。她认为失智症的照顾不同于其他病症,更需要的是陪伴而非单纯的治疗和用药。她建议家属在帮助失智症患者时,应以鼓励而非批评的方式来进行,同时降低家中的危险程度,减少意外发生。通过更多的关心和陪伴,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质。
我们也需要注意一些失智症的征兆。与一般人的偶尔忘记不同,失智症患者会频繁出现认知障碍,如忘记日期、迷路以及物品放置混乱等。对此,及早发现征兆并进行干预至关重要。
为了预防老年失智症的发生,我们可以遵循以下五个要诀:多多运动、均衡营养、多多动脑、参与社区活动以及远离危险因子。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改善失智症状,还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我们要强调的是,这篇文章旨在提供信息并引发讨论,而非提供医疗建议。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正在经历与失智症相关的问题,请及时寻求专业医疗人员的帮助。让我们共同关注这一社会议题,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