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贫血与晕眩背后的致命风险紫斑症引发的血小板减少
台中一名慈祥的许奶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这位7旬老人因肠胃道出血导致头晕目眩,无法站立。经过医院的详细检查,发现她的血红素仅为正常人的一半,血小板数量更是低至一般人的7.5%。进一步的诊断结果令人震惊她患上的是俗称的“紫斑症”,即“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医师警告,病情严重的紫斑症患者可能会因体内突然大出血而面临生命危险。
台中光田综合医院的柯万盛医师解释道,紫斑症是一种血小板减少的病症。患者的皮肤、黏膜和内脏器官可能会出现出血症状,表现为针点般的小红点或大片紫红色瘀斑。多数患者并不知道自己患有此病,常常在月经量过多、生产或受伤时大出血,或下肢出现异常的瘀血时才发现。
正常的血小板计数应该大于12万。罹患某些自体免疫系统疾病如红斑性狼疮,或因感冒、药物过敏而诱发继发性紫斑症的患者,血小板会大量减少,从而影响凝血功能。这些患者在皮肤上会出现莫名的瘀血、紫斑,还会出现持续排黑便、贫血等症状。更危险的是,如果因为身体内部大出血,可能会危及生命。
柯医师表示,目前紫斑症的治疗主要是通过药物,如类固醇、莫须瘤单株抗体、免疫球蛋白或其他免疫抑制剂。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切除。幸运的是,近年来医界也研发出新的血小板增生剂,为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许奶奶的情况属于原发性紫斑症,病因不明,目前无法根治,只能长期通过药物控制,以避免大出血的风险。
在此,我们提醒广大市民朋友,如果发现皮肤经常出现莫名的瘀血、紫斑或贫血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凝血功能是否正常。紫斑症患者则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轻松的心态,遵医嘱按时服药,并定期进行回诊追踪,以预防病情加重。
来自网友『ぃ 流年┈━☆』的,如若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处理。内容仅供参考,读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做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