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我国粮食连年丰收,稳固国家粮食安全之基,需要从生产保障、科技支撑、政策落实等多元维度进行全方位谋划。以下是具体措施的详细解读:
1.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确保耕地质量提升
我们必须坚决遏制耕地的“非农化”和防止“非粮化”,保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至少17.9亿亩以上。我们将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的建设,计划到2025年新建约8000万亩高标准农田,进一步夯实粮食生产的基础。
2. 提升单产与品质,推动绿色低碳农业发展
我们将实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把实验室的先进技术转化为农田的实际生产力。倡导绿色低碳技术,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和畜牧业,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优质农产品的供给。
3. 强化抗灾减灾能力,降低生产波动风险
面对极端天气等自然灾害的挑战,我们要提前部署防灾措施,力争抗灾夺丰收。我们还要加强农业科技攻关,特别是在种业等领域实现技术突破,以提升农业的抗风险能力。
4. 完善政策与责任体系,保障农民种粮积极性
我们将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动态调整支持措施,确保农民收益和种粮积极性。明确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要协同发力,共同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
5. 应对粮食需求增长,增强粮食供给韧性
当前,粮食供求仍处于紧平衡状态。我们需要通过稳定增产来满足饲料粮等结构性需求。我们将持续推动大豆等作物的增产,降低对外依存度,增强粮食供给的韧性。
通过这些具体措施的落实,我们有望在粮食产量连续突破1.4万亿斤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稳产增产能力,牢牢掌握粮食安全的主动权,为我国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粮食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