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骤降,知名连锁平价批发百货巨头「小北百货」的创始人黄卜文因心肌梗塞不幸离世,再次唤起全国人民对心脏疾病的关切。这起悲剧也提醒我们,心肌梗塞并非不可预防,尤其在秋冬季节更是高发期。对此,北投健康管理医院的神经内科医师颜清标以及蔡清标院长为我们敲响警钟,带来了关于心肌梗塞的重要信息。
秋冬之交,气温骤降,是心肌梗塞的好发季节。心脏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每天都在默默为我们工作,不停地跳动,推动血液在身体内流动。一旦心脏血管出现堵塞,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症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运动结束和饭后身体的反应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心脏问题。
运动结束或饭后,如果出现左侧手放射性麻木感,可能是左侧冠状动脉堵塞的预警信号。这种麻木感可能会持续数秒至数分钟,是心脏血管不通导致神经反射延迟的结果。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颈椎骨刺也可能引发类似的手部酸麻感,但其压迫神经造成的症状会持续存在,与心血管堵塞引发的短暂性症状有所不同。
饭后由于身体血液集中在肠胃,更容易引发心肌缺血。心脏和胃肠都是迷走神经支配,在心脏下壁心肌缺氧时,可能会导致上腹部疼痛、胀满和烧灼感,很容易与胃痛混淆。这种上腹疼痛可能是心绞痛的表现,若忽视可能耽误最佳治疗时机,甚至可能引发猝死。
蔡清标院长强调,人体的心脏如同一个勤劳的帮浦,不断将血液输送到全身。一旦冠状动脉出现堵塞,就可能引发心肌梗塞。预防胜于治疗,人们应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特别是那些存在三高、抽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的高危人群。
除了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日常行为来降低心肌梗塞的风险。例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限酒等。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过大也是预防心肌梗塞的重要措施。
心肌梗塞并非不可预防的疾病。通过了解相关知识和采取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降低心肌梗塞的风险。让我们在寒冷的秋冬季节,更加关注自己的心脏健康,做好预防工作,守护我们的生命之泵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