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煮水果:古老的饮食智慧与现代健康的交汇点
在当下的网络热潮中,一种关于水果蒸煮后更具健康效益的说法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蒸熟了的苹果止泻,蒸熟了的梨清热润肺、止咳化痰,而蒸熟的山楂则健脾开胃、消食化滞。这些传统智慧究竟有无科学依据?
我们来一下水果蒸煮后的变化。北京中医医院消化中心的吴义春博士表示,水果的蒸煮过程类似于中药的炮制方法。在中药炮制中,炒、蒸等过程是为了缓和药性和更好地发挥药效。同样,蒸煮水果也是中和或去除其本身性味的过程。
从中医角度看,每种水果都有其独特的性味,如香蕉偏凉,桔子偏热,苹果则是平性。但即使是同一种水果,不同的人吃了也会有不同的反应。这是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有的体质偏寒,有的体质偏热。选择适合自己体质的水果至关重要。
不仅如此,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的范志红副教授指出,某些水果如菠萝,由于其特殊的成分,可能会对口腔和胃产生刺激。但通过蒸煮或其他处理方法,如泡盐水或烫沸水处理,可以减轻其刺激作用。
那么,水果蒸着吃是否真的那么有疗效呢?吴义春博士表示,虽然蒸煮水果确实有一定效果,但食物不能代替药物,疗效因人而异,不应过分夸大。范志红副教授也强调,应根据每个人的生理状况、水果的成分和特性来决定是否蒸煮食用,并没有一种普遍适用的“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的马冠生副所长提醒我们,水果中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中一些维生素对热敏感,在加热过程中会损失。并不建议蒸着吃水果。
尽管如此,吴义春博士也指出,对于老年人来说,由于牙齿不好、脾胃虚弱,蒸煮水果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处理过的水果虽然口感可能稍差,但却能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关于水果蒸煮的争议还在继续。无论你选择生吃还是蒸煮后食用,关键是了解你的体质、水果的特性以及合适的食用方法。在古老的传统智慧与现代科学的交汇点,我们应寻求平衡,为自己的健康做出明智的选择。